第171章 番外一(2 / 2)

顧染麵不改色的說道:“那必須能!”

評論區:“虛假宣傳。”

顧染說:“這怎麼能叫虛假宣傳?這邊的辣椒是咱們冬奧食堂的供應商,你就是冬奧會哪個奧運冠軍沒吃過?”

評論區:“你吃了嗎?”

“當然!”

“你再吃一個,吃一個,我買十斤。”

顧染這輩子都沒試過省吃辣椒,還是這麼辣的朝天椒。於是,他把一旁的池朗拉過來:“來吧池大力,該你上場表演了。”

池朗一臉蒙逼:“我表演什麼?”

顧染把辣椒遞到他的跟前:“秒變噴火龍。”

“我……”

“你什麼你,你不是說村頭秀秀姐長得漂亮人又好,中午還給咱們送了酸湯魚和三色飯。這朝天椒就是她們家種的,你不表示一下?”

池朗說:“我表示過了呀,這些不都是我扛過來的。倒是你……”

顧染把辣椒遞給鏡頭外的高梓逸:“小高師兄,拿去拍個黃瓜。”

評論區:“你倆退役了去說相聲吧,曲藝界不能失去這樣的人才。”

等東西上了鏈接,顧染又說:“我們今天是有活動的……”

“什麼活動,買辣椒送奧運冠軍嗎?”

“真的嗎?順豐包郵,我自己承擔運費。”

“已拍,請把主播一起打包發貨,寫寫。”

“……”

本來是準備了三個小時的直播,結果,不到一個小時東西就賣完了。

顧染說:“提前收工,你們拍的東西會準時發貨。奧運冠軍已經上交國家,就彆惦記了。”

網友們一看他要下播,都慌了:“東西賣完就想走人,還不給發贈品,哪有這麼好的事,我要退款!”

“我也要退款!”

“還有我!”

池朗一看就慌了:“彆彆彆,讓顧小染坐在這裡再陪你們嘮倆小時的,免費!”

顧染又和大家聊了聊他們這個節目,然後他就沒話說了。

評論區給他出主意:“要不表演個才藝。”

池朗說:“讓他唱歌,他唱歌可好聽了。”

顧染搖頭:“不會唱歌,沒有才藝,我是顏值主播。”

過了一會兒,評論區有人說:“我今年高考,想成為你的師妹,希望能收到奧運冠軍的祝福。”

這個願望顧染還是很好滿足的,立刻把他的師兄弟全都叫過來,一起給這位網友送上祝福。

這下評論區可熱鬨了,網友們紛紛刷屏,說自己也是今年高考,想得到顧染的祝福。

顧染靈機一動,笑道:“祝福就算了,咱們來點實惠的,既然這麼多同學要參加高考,我勸你們放下手機去複習,你們也不會聽。這樣吧,還有一個多小時,我給你們講一套數學模擬題吧。”

“!!!”

“栓Q!”

“我真的會謝!”

“好不容易看一次偶像直播,他竟然說他要給我講題!”

“不能隻講高考題吧,中考也得來一套。”

“……”

到後來,雖然他們助農的辣椒已經銷售一空,但是直播間的人數卻已經突破了五百萬。關鍵他還真的特彆投入的在講題,某培訓機構金牌講師直播間人數不足他的零頭。

第一次帶貨直播圓滿成功,雖然顧染他們沒有從這場直播直播中獲得一分錢傭金,純粹是義務幫忙,但是看到東西全都賣完了,大家還是很開心。

第二天,他們又接到了新的任務——教村中心小學的學生們輪滑。

他們五個人,每人負責幾名學生,最後通過比賽來決出勝負,兩位教練擔任評委。

中心小學就是圍繞著空地建造的一排平房,學生就是附近村落的留守兒童,整個小學各年級加起來也隻有幾十個人。

顧染先給小朋友們科普了一下什麼叫短道速滑,但是因為場地原因,他們沒辦法穿上真正的冰刀和冰鞋,在冰場上學習,就隻能用輪滑代替。

速滑和輪滑畢竟還是不同,顧染自己都沒學過輪滑,更何況教彆人。

回頭一看,孟語喬那邊倒是換上裝備已經練起來了。畢竟人家以前就是乾這個的,比他們可專業多了。

林嘉熙那邊也不錯,他長著一雙大眼睛圓臉蛋兒,看起來就很有親和力,脾氣又好,耐性十足,小朋友們可喜歡這位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兩個英文單詞的大哥哥。

顧染覺得,高梓逸是他們幾個當中最適合退役之後從事教練工作的人。他性格沉穩,教學嚴謹,是真的抱著讓小朋友們學到東西的態度在叫教他們滑冰。

池朗就不一樣了,他自己就是領頭調皮搗蛋的那個,那叫一個鬨騰,滿操場都是他們那一組打鬨的身影。

一生要強的顧染同學怎麼能輸給彆人呢?雖然他沒有練過輪滑,但是並不妨礙他教學生。一邊支個耳朵在孟語喬那邊偷師學藝,一邊現學現賣,拿來教自己帶的小朋友。

雖然滑冰和輪滑不一樣,但是基本的步伐,掌握平衡,轉移中心都是相通的,再加上顧老師嚴格要求,教出來的小朋友有模有樣,不一會兒,就能在標誌塊之間穿梭自如。

在這一幫小朋友裡麵,顧染他們還真就發現了一個不錯的苗子。

小男孩又小又瘦,一蹦三尺高,跟個竄天猴似的,運動細胞特彆發達,平衡性也很好,穿上輪滑鞋還沒怎麼教他,沒一會兒,他自己就能動起來。

顧染專門問了老師,這孩子八歲,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下麵還有弟弟妹妹。

休息的時候,顧染衝他招了招手,把人叫來跟前:“你想不想學習滑冰?”

小男孩說:“這不就是在滑冰嗎?”

顧染搖了搖頭:“不是這個,是真的冰,穿上冰刀,在冰麵上滑那種。”

小男孩問他:“在哪裡學?”

顧染想了想:“至少得去市裡,或者省城。”

小男孩笑著搖了搖頭:“我家沒錢,弟弟妹妹還要讀書呢。”

“不提這個,你就回答我,想,還是不想?”

小男孩思索片刻,問道:“學了也能想你這樣拿冠軍嗎?”

“大概率不能,得看你夠不夠努力。”

小男孩咬著下唇點了點頭,問了個讓顧染意想不到的問題:“學滑冰管飯嗎?”

顧染歎了口氣:“你是餓了吧。”

“……”

回去的路上,顧染和兩位教練提起這件事情。徐清笑道:“剛才我還和程指導說呢,那孩子各方麵條件都很不錯,隻是受條件所限,就算是他們省裡也沒有開展任何冰雪運動。”

顧染想了想說道:“要不咱們找王指導問問,他們會定期選拔小運動員。”

程森好奇的問道:“你怎麼對這事兒這麼上心呢?”

顧染回頭看了一眼,池朗和林嘉熙正在打鬨,孟語喬和高梓逸蹲在路旁研究一株植物。

顧染小聲說道:“我認識小高師兄的時候,他已經十五六歲了,不過看到那個孩子,我就忍不住想,小高師兄七八歲的時候大概也是這個樣子。”

“我想幫幫這個孩子,說不定未來的他會成為下一個高梓逸。”

徐清和程森對望一眼,用手肘撞了撞對方的胳膊:“師兄,這事兒就交給你了。”

程森歎口氣:“我去聯係一下,這孩子條件很好,應該有專業隊願意培養。”

正值傍晚時分,夕陽染紅了天邊一大片雲彩。幾個人漫步在田間小道上邊走邊聊,倒是一點也不著急。

導演組也不催促他們,攝影師就在一旁跟拍,記錄他們的閒暇時光。

不遠處,有幾個身著工裝的人正坐在路邊休息,走近了,大家才看清楚,他們工作服背後寫著“國家電網”幾個字。

路過的時候,人家看到他們這邊前呼後擁這麼多人,還有攝像機跟拍,也挺新鮮,就多看了兩眼。

池朗自來熟的跟人打招呼:“太陽都快落山了,幾位師傅還忙著呢。我們這邊是停電了嗎?”

其中一位師傅擺了擺手:“沒有。隻是夏天快到了,用電高峰期,我們提前過來檢修。”

顧染看了一眼他們檢修的電纜,看起來非常粗,並不相識農村的民用電,倒像是專門給大型工廠輸送電力。

他覺得奇怪,這個地方很偏僻,幾個村落加起來也就一百來戶人家。這個地方晚上還挺涼快的,就算是夏天,也不太能用得上空調,怎麼會有工作人員專門為了夏季用電高峰期來提前檢修電纜。

於是,他隨口問了一句:“這裡高峰期能用多少電?”

工作人員笑了笑:“一年好幾億吧。”

“啊???”

彆人對這個數字或許沒什麼概念,但是顧染是個標準的理科生,思維非常活躍。

對方說的好幾個億,單位應該是千瓦時,這是一個能量量度單位,表示一件功率為一千瓦的電器在使用一小時之後所消耗的能量。

好幾個億是什麼概念,三峽大壩的每年的發電量是一千億千瓦時左右,這一個小小的山區不足一百戶人家,一年能用掉近千分之一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

顧染走了兩步,忽然回過頭來,向那幾位工作人員說道:“這附近應該是有個大型數據中心吧。”

師傅們露出十分驚訝的表情:“聰明啊小夥子,你是怎麼猜到的?”

顧染笑了笑:“第一是這裡距離三峽大壩很近,電力充足且便宜,況且水力發電能夠大大降低碳排放。第二是這裡的氣候,群山環繞,氣溫常年保持在12-14℃,即便是夏天也隻有20℃左右,相當於給服務器裝了個天然的空調,一年下來,電費就能解約幾十個億。”

“世界上這些互聯網巨頭的數據中心不是在深山老林,就是在北極圈,還有往深海裡沉的。不是他們的數據有多機密,單純就是節約電費罷了。”

師傅說了個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的名字:“今年年初剛建成,最近才投入使用。這不,夏天快到了,我們得過來檢查一下,確保他們的用電保障。”

這是顧染的專業,提起這個,他的話就多了起來。開始給大家科普什麼是東數西算,什麼事數字化基建:“未來二十年,許多行業都將陸續向數字化轉型。這就需要大量的大數據中心作為支撐,所以,國家需要提前布局,在中西部地區建設多個算力樞紐,將東部互聯網發達地區的數據,放在西部數據中心進行計算。”

顧染的目光落到遠處巍峨的群山之間:“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數字化時代,星辰大海中的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看著孩子滔滔不絕意氣風發的樣子,徐清心裡說不出的感慨。對於彆人來說,奧運就是畢生最大的舞台。

但對顧染來說,這隻是他人生中一幅精彩的篇章,翻過這一頁,後麵還有新的領域,新的高峰等待著他。

徐清伸出手,從後麵拍了拍顧染的肩膀:“你才不是什麼螺絲釘,你是天邊最璀璨的那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