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李元吉對李二的震驚與敬佩,危在旦夕的吐蕃(1 / 2)

安東府,正在與高句麗大戰的馮盎,收到寧純的信件後,當即看向身旁副將。

“傳本將令,立即抽出三萬軍,你親自領兵,二十天內,必須將東夷府的蝦夷全滅!

部將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二十天內,若是不能滅掉,兵出??,提頭來見!”

副將聞言,當即來到馮盎身前。

“末將遵命!”

這副將並沒有下去,遲疑片刻道:“將軍,末將可以去繼續攻蝦夷,二十天內必然兵馬??。

不過將軍,原本高句麗在此處集結八萬軍,好容易殲滅敵軍三萬餘,接下來就可以對高句麗發起反攻。

末將率領三萬軍離去,將軍這裡就隻剩下兩萬軍,不僅無法攻入高句麗,高句麗的大軍,又該如何抵禦?

將軍,若不是大王之令,請將軍慎重!”

這副將明顯不甘,他們與高句麗大小戰打了十三次,累計殲敵三萬多人,好不容易有了反攻高句麗的希望,他是真的不願這麼分兵。

在這副將眼中,這麼分兵,分明就是一個昏招。

馮盎看著跟隨自己十餘年的副將,他知道眼前人心中的想法,他又何嘗不想反攻高句麗,他之前一直在廣州府,對外的戰事幾乎沒有參加。

如今在這裡,終於有了大戰所長的機會,但是如今寧純在信中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為了大局,他不得不這樣做。

現在的現實是,高句麗可以過後再滅,但李元吉好不容易在草原建立的勢力,絕不容失。

這點,馮盎心中非常清楚,一個高句麗,如今完全無法與草原相比。

縱然他攻下高句麗,草原的勢力一旦被李二全部掌控,他們依舊無法延伸。

而且他五萬軍,想要滅高句麗也極難。

“大唐滅了突厥,如今大王在草原的勢力危在旦夕,虞明和如今正在向室韋、??部靠攏。

你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覆滅蝦夷,大軍進入??之中。

與虞明和取得聯係後,?便聽從虞明和之令。

記住,上了戰場不要覺得死傷過多,亦或者覺得彆人在針對就拒不執行軍令,你必須完全服從!”

這裡的大軍,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他曾經的部眾,馮盎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副將看著大軍損失過多,會影響到他在李元吉這裡的地位而戰場抗命。

副將無可奈何,隻得下去抽調大軍去往蝦夷。

虞明和隨即也調整戰略,對高句麗從進攻之勢改為防守。

草原天山,突厥牙帳。

被李二重新挑選出來的可汗李思摩正召集突厥各部首領商議。

自頡利被擒,李思摩可謂是極受李二寵愛,先任右武侯大將軍,後又被李二賜姓李,升為懷化郡王,徹底成為了大唐之臣。

如今唐軍大部已經離去,李思摩的任務便是肅清草原,然而薛延陀雖然向大唐上表降書,但就是不服他,李思摩本欲對薛延陀出兵,然而更大的事情卻是傳來。

在草原東部,拔野古、仆骨等部落擁立的虞明和明利可汗,無比活躍,威脅大唐北部疆域。

李思摩深知李二與李元吉互為敵人,隨即準備對虞明和用兵。

尤其是薛延陀為表忠心,直接派出五萬軍前去消滅虞明和,李思摩當即加快各部落的大軍集結。

然而在此期間,突利反叛李元吉被殺,幽州城破的消息傳來,李思摩再也坐不住了,哪怕如今大軍沒有全部集結,他也等不了了。

李思摩看著下方一眾首領,當即下令已經完成集結的五萬軍向著虞明和殺去。

突厥與薛延陀的聯合行動,讓草原各部儘皆緊張無比,新一輪的草原大戰,也已經形成。

而滅了突厥後的唐軍,在李靖的率領下,迅速抽離向著吐穀渾行進,準備再次滅國吐穀渾。

雲州府,李元吉派大將楊樹攻下的原本金齒部、濮子部等地,也是後麵的南詔之地。

李元吉率領大軍,經過漫長的行軍,總算來到麗水城。

“末將恭迎大王,今雲州府五萬軍,除卻必要防備,三萬軍已全部集結,隨時聽從大王之令!”

麗水城外,雲州府府長兼雲州府督軍楊樹率領一眾官吏,迎接著李元吉的到來。

李元吉揮手示意楊樹起身,感慨道:“兩年時間,你比之前更壯實了,黑了不少,能力更是成長極快,雲州府的發展,本王都已經看見了。”

“做得很好,原本各部安置極好,不僅發展眾多耕地,城池建設,驛道修建,可見你是用心了。”

雲州府在他的封地之中,可以說是很偏僻了,之前讓楊樹率軍來這裡,除了因為當時無人可用外,也是因為楊樹在當初就是撩人土著。

當初這裡各族人涇渭分明,相互攻伐,李元吉讓楊樹來,也是因為楊樹的出身,應對各族關係處理,更加擅長,才派來的。

雖然一直可以從折章上通過文字發現,雲州府的發展一切都在逐漸好轉,但這次親身見到,李元吉是有些震撼的。

楊樹將嶺南的發展理念在這裡灌輸,如今各族相處相對也融洽,最為重要的就是城池與驛道,城池不僅繁榮,驛道的修建,更是讓他這次行軍減少了不少時間。

原本李元吉是非常擔心後期壓力的,但現在反而不擔心了。

他一直致力的驛道修建,優勢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儘致,儘管路途遠了些,但勝在相對好走,後勤的壓力也更小了。

看著楊樹,李元吉無比的欣慰,如今這裡的變化,雖然比起雷州、廣州這些地方差遠了,但已經非常好了,說明楊樹這個人,他用對了。

“大王,這些都是末將應該做的,末將職責所在,當不得大王誇讚。”

“好了,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不僅是你,所有為此付出的人,都有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