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們去那裡坐著看吧,選擇好後,再來找我。”
這官吏將登記表隨即拿到李二身前,又指了指側的休息處。
李二心頭一驚,隨即淡然拿著清單與登記表找到一處無人的桌前坐下。
李二先是看向清單,果然隻見編號那裡已經填寫好了數字,同時在下方還有他在碼頭那裡登記的基本信息,也是木牌上所標注出來的。
登記表放在一旁,隨即看向清單,當看見上麵琳琅滿目的商品時,李二心中既有心動,又有震撼。
在清單上,李二看見了農具、基礎用品、各種琉璃、鹽,而尤其是酒,竟然還有好幾種類型的,價格也各不相同。
包括他已經定好的油,在上麵都有,而且價格還是七十五文錢。
隨後又看見了在碼頭見到的輪滑、開礦采礦的一些工具。
太多了,李二看得目不暇接,當看完後,已經被震驚得有些麻木了。
原來,在這裡已經有這麼多大唐沒有的物件了啊。
李二滿心複雜,這一刻,他忽然有些恐懼這裡了,就這個清單上麵的這些,他都已經能夠感受得到大唐與嶺南的差距了。
這才多久啊?李元吉才來嶺南不過四年多的時間,這變化大的,他一時間有些無法接受。
待心情平複下來,李二挑選了一些實際用處感覺比較大的一些商品寫在登記表上,隨後將登記表完善,來到那官吏身前。
“我們填好了,你看一看可以了嗎?”
那官吏確認之後,隨即看向李二。
“這是木牌,這是單據,明日未時末,你在碼頭等著,會有人去往你的船聯係你。
現在你拿著單據,去那邊的大廳交錢,交了錢之後,同樣會給你一張單據,然後就可以了。”
李二一愣,這麼簡單就可以了?他還以為會略微有些複雜呢。
隨即讓一人前去交錢,一萬三千兩銀子,就這麼沒了,縱然是李二,此刻都有些心疼。
走出大廳,李二更加複雜了,剛才他一人,就挑了那麼點東西,就是一萬三千兩銀子,而大廳人這麼多,哪怕一人平均下來就一萬兩銀子,一個月下來,得多少錢?
這一個月的時間,都差不多趕上他大唐一年的稅收了吧?
這可隻是一個廣州府的番禺啊,其他地方呢?
李二都不敢想,李元吉就在王宮躺著,就把這些錢給賺了,想他自己,每日如履薄冰,兢兢業業,大唐逐漸恢複,一個大唐,都沒有李元吉這麼能賺錢啊。
又想到那些早就已經開始與李元吉合作的世家大族,李二赫然發現,他當初向那些人要的錢糧,似乎是要少了。
其實這也是李二沒弄清楚,這裡的商業雖然好,但又哪裡有李二想的那麼誇張,那些商隊外出一趟,往往需要數月,有的甚至要一年半載才能返回。
隻有那種商隊,從這裡拿出去賣的商品才會多,平日裡,都是一些小額的商品交易,一萬兩?基本都是三千兩左右,甚至幾百兩的都有。
李二在城中又逛了一會,完全沒有了興致,因為他此刻的內心,實在有些沉重,這一次,他可是被打擊得有些狠了。
“去城外鄉下看看吧,看看這裡的百姓是怎樣生活的。”
城內看得差不多了,現在他關心的就是這裡的民生,儼然比李元吉還要上心一般。
出了城,道路變成了水泥路,不知走了多久,腳下的路,始終還是水泥路,李二頓時驚歎了。
哪怕是在長安,從長安到鄉下,其實道路都沒有這麼好,哪怕不算水泥,都比不上。
直到走了近兩個時辰,來到一處村莊,李二走下馬車,沿著水泥路進入。
這時他才發現,原來這條寬闊的道路,一直延伸到了這些村莊。
看著水河?三字,李二徑直走入,來到莊內,主乾道依舊還是水泥路,而支道上則是石板路,各家各戶門前,都異常的整潔。
莊內並沒有多少人,隻是一些老者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但手中都有活在忙著,有的拿著木頭不知用什麼在推著,有的則是拿著竹條在編製著一些籮筐。
李二繼續往裡麵走去,路上開始有小孩在追逐打鬨,不過年歲都很小。
這些孩童似乎也不懼李二一行人一般,繼續玩鬨著,李二沿著路不停地往前走著,直到看見一片農田,這個時候李二才明白,為什麼莊裡都沒有什麼年輕人了,原來都在田裡勞作著。
走到外麵,總算不是水泥路,也不是石板路,因為已經靠近田間,隻有一條相對寬一些的土路。
看著田裡忙碌的眾人,李二臉上也是浮現出了笑意,當看見右手處的幾人正在休息時,李二沿著小路走了過去。
“郎君,現如今都已經秋收了,你們怎麼還在翻地播種呢?”
這漢子聞言,頓時也是笑了。
“我就是一粗漢,郎君就莫要打趣了。
想必你們都是第一次來這裡吧,這裡的水稻,可以種植兩季呢,現在必須要抓緊呢,不然就趕不上第二季的種植了。”
李二心頭微驚,水稻種植兩季?以前他怎麼不知道?
又看了看這麼一大片農田,以及田中的耕牛,還有那曲轅犁,李二轉頭看向這壯漢。
“這裡的水稻都可以種植兩季嗎?以前我聽聞,在這邊沒有這麼寬廣的農田才是啊,而且這裡的人應該不是?裡所有的人吧?”
這壯漢喝了一口水,或許也是正好休息無聊,也沒有在乎李二的問題有些多。
“哈哈,能夠種植兩季的地方,並不多,不過聽說南州府那裡至少每年都可以種植兩季,一部分地方,若是忙得來,興許可以種植三季。
而在呂州府那邊,水稻可以種植三級嘞,這裡都還算好的了。
這一片農田啊,都是前兩年開荒弄出來的,官府都分給我們來種植了。
看見那些水渠了嗎?
都是當初開荒的時候修建的,一直到那邊的那條河,有大王發明的水車一直蓄水呢。
這片農田隻是一處,還有一部分耕地在其他地方,看見那座山了嗎?
在那座山的腳下,也有一部分田地需要過去種植,不過沒有這麼大一片就是了,有些分散。”
李二聽到這裡,完全被震住了,水稻可以種植兩季?甚至還能種植三季?
這相當於一年可以收兩次?三次?
李二是真的沒有想到,更沒有聽到這樣的消息,原來這邊,竟然這麼富有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