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如今局勢你也知道,能不能成功,朕就交給你了,待?得勝歸來,朕率領滿朝文武,出城二十裡相迎!朕,親自為你慶功!”
李靖單膝跪地:“臣,竭力而為,必滅突厥、吐穀渾,以顯大唐國威!”
李二扶起李靖,對於李靖,如今他隻能相信,整個大唐,已經沒有人比李靖的軍略以及統軍更好了,哪怕是李?,對比起李靖都要差了些意思。
待李靖下去後,李二隨即再次叫來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
東宮,顯德殿內。
李二坐在上方,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儘皆在列。
“代國公此言,當真巧妙,陛下,臣完全認同!”
下方杜如晦等人一臉敬佩,李靖與李二說的話,李二與幾人說來商議,幾人此刻是真的不佩服不行。
李靖所說的這些戰略,杜如晦都歎為觀止,不得不佩服李靖的用兵的能力。
說出來之後或許覺得也就這樣,但沒有說出來前,誰又真的敢這樣瘋狂的去這樣想?
杜如晦卻是很是興奮,但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卻是在皺著眉頭思考著,他們所想的是糧草,如今局勢下,糧草是否夠用。
雖然現在已經秋收,緩了一大口氣,但民生依舊是一個大問題,許多地方,都需要用到錢糧,如今起碼要供給十萬大軍,差不多兩年以上所需的糧草,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如今的大唐想要負擔起這麼一筆錢糧,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在李二同樣高興之時,房玄齡當即出聲打斷了李二的美好幻想。
“陛下,這個戰略,沒有任何問題,但唯一的問題是,大軍所需的錢糧,以及後勤。
如此長時間的錢糧供給,以及所需的大量徭役,短時間內無法完成,起碼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籌集,最好的是,明年秋收之後,才能有足夠大軍食用的錢糧,不然難以供給。”
房玄齡話音落下,長孫無忌也在此刻出聲。
“陛下,除了錢糧及人力,還有大軍的組建以及操練,同樣需要時間去完成,中間的準備時間,至少需要一年,出兵事宜,至少要在明年秋收後,才能發起。”
長孫無忌可以說是李二的一眾臣子中最想出兵的了,但現實的問題,卻是讓大唐如今出兵這個規模,以及長時間的作戰,根本無法實施。
除非為了打這一仗,讓整個天下都爛掉,不管了。
但這樣窮兵黷武,楊廣就是前車之鑒,更何況南方還有李元吉虎視眈眈,真那樣做了,便宜的就是李元吉了。
李二聽得眉頭緊皺,這一刻,他忽然有些後悔下場倭國去打那一仗了,投入南方府庫眾多錢糧,去乾那一仗,反而還乾輸了,憑白給李元吉漲了聲望,而他大唐的錢糧,卻是進一步消耗。
即便他從世家,以及對外貿易賺了不少,但依舊不足以讓大唐如今實施這麼大規模,以及這麼長時間打戰爭。
大軍規模都還好,大不了他節約用度,擠一擠還能擠出一些來,但最重要的是,根據李靖的戰略,一旦出兵,那就是滅突厥與滅吐穀渾幾乎是一起開始的。
說是準備兩年的糧草所需,但李二很清楚,起碼要準備三年的糧草所需,才能維持大戰的持續進行。
雖然不是一次性拿出這麼多糧草,但是先期準備,必須要準備一半以上,若是後勤物資沒有準備,那這個仗還怎麼打?
隨時出現一個疏漏,都能讓這個大戰無法進行,太容易出現意外。
殿中一時間極為安靜,所有人都在等著李二的決定,這個決定,隻能李二自己來下。
過了許久,李二驟然看向幾人。
“先準備吧,出兵是必須要出兵的,先按照這個戰略實行,至於出兵時間,根據準備情況而定。”
李二也清楚如今的現實,也隻能這樣做了。
房玄齡幾人聽聞也是鬆了一口氣,他們是真的怕李二不管不顧,就要先打。
“陛下,其實局勢並沒有那麼困難,在扶持的同時,展開的貿易也能賺取不少回來,準備時間或許不用等到明年秋收。
隻是無論如何,出兵之事至少都要明年才能達到。”
李二還能說什麼,隻能這樣了,這一刻,他都有些羨慕起了李元吉,手中有錢有糧,想要出兵,隨時都能出兵,根本不用像他這樣考慮這麼多。
這一刻,李二突然發現,他這個大唐皇帝,實在有些窩囊了,還沒有李元吉這個齊王過得舒服。
看看李元吉出兵滅的那些國,滅林邑,說打就打了,哪怕那時候李元吉自己都艱難,但就這麼順利的給打下來了。
然後滅真臘、撩人各部、呂宋、琉球、倭國等等,李元吉哪次出兵像他這樣考慮這個考慮那個了?
完全就是說打就打了,雖然詳細的情況他知道沒有這麼簡單,但表麵上看起來,就是這麼簡單。
李二不再去想,人和人比起來,他算是知道了,差距也是真的大。
尤其是李元吉的軍械,李二是萬般眼饞,要是他有這些軍械,哪裡需要這麼多人,哪裡需要這麼多時間,十萬大軍都可以讓他同時對突厥與吐穀渾發動滅國之戰了。
“便就這樣吧,不過針對吐蕃的事情,要立即安排下去,這件事不容擱置,迅速開始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