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該怎麼劃分,由誰去,誰率軍駐守,這些你現在都想一想,該怎麼做。”
岑文本一時間都滿是愁容,過了許久,岑文本放下手中的折章,放在李元吉的案牘之上,看向李元吉。
幸運的是,李?的種種布置出現了脫節,虞明和身後的唐軍未能及時跟上,與薛萬徹一起纏住了李?的大軍,為蘇定方與韋挺圍殲張公瑾奠定了基礎。
且可以讓他以後無需麵對大唐,讓他去駐守大唐一地,護衛一方安寧,也是極好。
劉仁軌與虞明和,確實是我對他們的期望過高了吧。
想到當初他率領三十萬甲級兵團想要去長安的樣子,這個時候他突然慶幸,慶幸李二沒有集中所有,先來乾他,不然他是真的麻煩大了。
李元吉聽得一陣點頭,岑文本的這個處理法子,無疑說到他的心坎上了。
徹底擊敗李?,這代表的,可不僅僅隻是在這場與李二的博弈之中他們取勝了,而是因為倭國,也將正式納入李元吉的封地。
臣想來,他們幾人心中必然也極為不好受,而且經過這次大戰,臣料定他們每人都會提升很多。
岑文本唯一皺眉考慮的是,張公瑾與那些唐軍俘虜如何處理的問題。
“景仁啊景仁,還得是你,明明是蘇定方他們被李?給壓製了,經過你這麼一說,反而是我們賺大了一樣。
在占據倭國之前,李元吉的影響力隻能在南方、西南這些地方,即便是西方,都很小,但如今,東北以及北方,李元吉總算可以插手這兩個方向的事務了,不再像之前那般鞭長莫及。
想著想著,李元吉反而有些失望了。
看看現在,李元吉擴大的這些封地,是滅了多少國才得來的?
李元吉一直想要知道他與李二的差距,如今確實知道了,但李元吉是一點都開心不起來,實在是這樣的一幕,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哪怕是程咬金,或許提前收到李?的傳信,也是緊隨其後逃離,劉仁軌的海軍防守了一個寂寞,無論是李?還是程咬金,都沒有攔下來,最終就留下萬餘唐軍。
不過短時間內,此人不可外放,極有可能通風報信,需等上三五年,同時需將其家室換來這裡,才可對此人進行啟用。”
長此以往,肯定有人願意主動留下,這些人,將來都能夠很好的融入進來。
儘管蘇定方讓薛萬徹率領三千軍斷後阻攔,並且李?身後還有虞明和的一萬軍,然而在虞明和身後,還有唐軍。
這次軍報,沒有經過信鴿傳遞,因為內容實在過多,信鴿無法傳送。
隻需兩三年時間,那些不願留下的人即便去了大唐,也很難入軍,畢竟大唐也不會輕易讓他們入軍,若是有我們安排的人在裡麵,他們可區分不出來。
岑文本當即變得嚴肅,沉聲道:“大王可對張公瑾進行勸降,他雖是秦王府之人,但回去無望之下,大王依舊有勸降的可能。
而在李元吉身旁的岑文本,聽到李元吉說倭國取得大勝,頓時變得無比激動,哪怕岑文本素來穩重,這一刻都穩重不起來。
李元吉看著岑文本,頓時笑了。
而且大王不妨這般想,李?乃是名將,經曆大小戰事無數,在大唐還沒有平定天下之時,就已經嶄露頭角。
“大王,俘虜的處理,大王可讓他們直接去進行勞改,按照征召百姓做工一般,他們去做,待遇同樣不變。
這是臣的想法,請大王指正。”
這些就不說了,如今李?已經敗退,那麼俘虜的李二大軍,以及張公瑾該如何處理,?現在想一想該怎麼做。
至於劉仁軌與虞明和,劉仁軌本身接手水軍不過兩年不到的時間,各項能力都還需要慢慢提升。
但即便是這樣,蘇定方依舊危險,因為在蘇定方與薛萬徹身後,就是李?親自率領的一萬多大軍尾隨而來。
岑文本聽著李元吉的問題,也是開始沉思起來,倭國如今確定要被納入李元吉的封地,那就必須要管,對於這個,岑文本倒是沒有想太多,因為在治理攻占下來的封地的問題上,他們有經驗。
無論是張公瑾突然出現的大軍,還是李?的逃跑,都是因為如此。
蘇定方本以為勝券在握,海麵又有劉仁軌的海軍,認定李?無處可逃,然而李?卻是離奇的坐船逃向百濟。
即便岑文本還不知道倭國之內有金山、銀山的事情,但就如今的種種好處,也最夠岑文本無比的激動與興奮了。
尤其是他派去的大軍,也比李?的更多,後麵虞明和可是帶了整整一萬軍過去,就這,還打得這麼艱險。
總體看完,雖然最終是他取得大勝,李元吉也很興奮,但興奮之餘,是真的慶幸。
不待岑文本說話,李元吉就將軍報遞給岑文本,岑文本疑惑的接過軍報看了起來。
對倭國的處理,李元吉心中是已經有了想法的,但對於張公瑾以及俘虜大軍的處理,李元吉還是有些不確定。
張公瑾可殺也可不殺,但俘虜的那些大軍,李元吉是怎麼也無法下殺手的,都是大唐的男兒,都是大唐人,怎麼也不能就這樣將他們殺了。
然而從整個布置來看,李?的表現,無疑碾壓了蘇定方的布置,李?的準備,比起蘇定方更加充分。
以往李元吉實力雖強,但對於高句驪、百濟、新羅這些小國而言,就是屬於鞭長莫及,李元吉再強,也無法影響到他們,如今,時代徹底不同了。
李元吉沉思片刻,便是理解岑文本這番話的用意,啟用過早,極有可能張公瑾會當一個二五仔。
“嗯,此事我知曉,那麼倭國,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