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彆致的驚喜,超前的學院製度(2 / 2)

“說什麼謝,這些不是已經跟你們說好了的嗎,以後這個,就是你們要做的生意了。”

三女聽聞都有發愣,片刻後,哪怕是楊清婉,都有些臉紅了。

“夫君,兩位妹妹還小,怎能如此不正經,木盒上的畫像,就這樣傳出去了不好,妾身不同意。”

李元吉頓時一臉黑線,將幾女的樣貌放在售賣的這些木盒上?那怎麼可能!

“婉兒你想多了,怎麼可能會畫你們的畫像在上麵,這幾個梳妝盒,是特意給你們每人準備的,才會有畫像。

拿出去售賣的,是沒有這些畫像的,到時你們可以添加一些山水畫,亦或者其他畫像,哪怕不增加畫像都可以。

至於這個梳妝盒,你們都看見了,用料是非常好的,這種用料,是賣給富貴人家的。

另外還有一些材料比較差的做的,那種價格會低一些,梳妝盒裡的各種物件,可以分開賣,梳妝盒這種裝在一起的,也放一起賣。

這是梳妝紡腰牌,順兒,你來管著,今後這個梳妝紡,就交給你和媚兒一起管理了。

至於該怎麼做,多問問你們婉姐姐,她對這些已經熟悉了,不懂的就多問問。”

將這件事情安排好,又待了一會,李元吉才起身離去,在李元吉離開之後,楊清婉也匆匆走了。

李元吉仿佛知道楊清婉會跟上來一般,特意等了等,果然楊清婉就來了,隨即兩人向著楊清婉的寢殿走去。

清晨,做完規律運動的李元吉,躺在椅子上小憩著,昨夜可是來回折騰,導致他睡得非常不好。

不知睡了多久,隱隱間聽著有人在耳邊呼喚,李元吉睜開眼,就是看見了一個熟人。

“楊建河?這麼快就回來了?”

楊建河摸著頭憨笑著:“參見大王,李響那裡穩定之後,末將就開始返回了,今日拂曉到的,聽聞大王身前沒有人使喚,末將就自告奮勇來了。”

李元吉聽後也是笑了:“既然你這麼有心,那就先兼著做吧,如今這裡確實沒人,你將大軍都給操練起來。”

楊建河應下後,立即說起了正事。

“大王,教育部尚書孔穎達來了,在正殿等著呢。”

李元吉一愣,孔穎達?這家夥不去教書育人,製定教育規劃,來找他做什麼?

隨即整理好衣襟,就向外走去。

“走,要是晚了,又要被這個老頭子念叨了。”

孔穎達這個迂腐的老頭子,原本一開始來這裡的時候,是極為不願的,沒少給他講大道理,自從接手教育以及學院事務,才總算是消停了些,直到後麵,對這裡的了解熟悉後,突然變得熱衷起來。

現在孔穎達管著他整個封地的教育,學院建立,培訓等等事務,按道理應該很忙才是,畢竟好多地方,都在等著他去培訓呢,要打通語言。

李元吉來到正殿,孔穎達見後當即莊嚴行禮。

“參見大王。”

李元吉將孔穎達扶起,笑道:“非正式場合,衝遠不必行禮,坐。”

李元吉來到上方,孔穎達又是站了起來。

“大王,禮不可廢,此乃自古規矩,君上而臣下,君坐而臣立,還請大王勿要壞了規矩才是。”

李元吉頓時一抽,他是真想抽這人幾耳刮子,難道這人就看不出他是客套嗎?看不出他是覺著這貨年紀不小了,才讓他坐著的嗎?

隨即也懶得再去理會這事,他要是跟孔穎達鑽牛角尖,孔穎達這家夥能夠喋喋不休,但凡他要是說贏了,這貨就會下去翻閱古今典籍,一定要找出他說出話的破綻來。

這事李元吉是切身體會過,當時把孔穎達給說服了,孔穎達硬是沒有說過他,然後接下來半月時間,他都被孔穎達給纏著,不斷找出理論。

李元吉能咋整,有的方麵,他還真說不過這個真的滿腹經義的人,他肚子裡的墨水,是真沒彆人的多。

李元吉臉色一正,道:“衝遠有心了,如今各府都需要衝遠負責,衝遠此來,是為何?”

李元吉是真的好奇又擔心,孔穎達同樣是沒事絕不會來找他的,能夠找岑文本解決的,都不想來見他,然而這次卻是罕見的主動來了,肯定是有大事發生。

孔穎達肅然說道:“稟大王,臣這教育部,如今人手不足,請大王能夠調配一些人手前來,不然各府事宜無法有效展開。”

李元吉怔然看著孔穎達,他很想知道這人是不是在開玩笑?

“衝遠,我讓你負責教育部,就是讓你來培養人才出來的,以便分配到各府為官、為吏,現在你讓我給你調配人手,你認真的?究竟發生什麼事了,你給我說清楚。”

李元吉是真的無語了,他要是真有那麼多人才,他又何必著急,如今海康成立的天唐學院,可以這麼說,隻要進了這個學院,畢業之後直接就會步入仕途。

至於考核?

不好意思,現在是真沒有,直接分配到地方上就任,做得好,那就好好培養,做得不好,那就繼續調離,返回教育部,若是連教育部的事都乾不好,那就真的不適合為官了。

當然,若是犯下什麼罪,並不會因為之前沒有做過什麼的,該懲處的就直接懲處,嚴重者,該砍的一樣砍頭。

他這裡也是沒有辦法,是真的缺人缺得緊,原本勉勉強強夠嶺南五府的,現如今他有多少個府了?平均分配下來,那點人哪裡夠啊。

孔穎達仿佛沒有聽見一般,完全沒有在意李元吉的前半句話。

“大王,臣與教育部同僚,如今製定了在雷州府、廣州府、柳州府、交州府、南州府、泉州府等六府籌建學院,因為許多問題,臣最終決定,要建立從小到大的培養方法。

那便是在六府建立啟蒙學院,凡是年滿五歲,亦或者六歲以上者,進入啟蒙學院學習,啟蒙學院就是負責給這些孩子啟蒙。

隨後則是建立一種學院,名州院,這個學院,就是建立在各州,在啟蒙學習三到五年後,根據學習進度轉入州院學習。

州院之中將會學習一些經義,就是將規定書籍,進行大量的閱讀,老師進行教導,讓學生理解其中含義。

而在州院之後,設立府院,便是一府隻設立一所學院,在府院之中,便是要學習政要,如何治理,觀看曆代治理書籍,同時提供當下重要的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理論,擴展自己的能力。

府院之中,學習書中知識相對較少,更多的則是提升學生的地方治理能力,挑選出學生擅長的一麵,進行教導。

而要進入到府院之中,需在州院學習至少滿五年,且需要在州院之中有良好表現,同時需要通過府院測試,方可進入府院。

府院之後,則是國學,進入國學者,儘皆各府優秀學子,同樣需要測試,擇取優秀之人進入,以供大王能夠直接有人才可用,源源不斷補入朝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