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四國來使,李元吉要搞事(2 / 2)

你真是氣死個人,從現在開始一個月,不,三個月內,不許飲酒,要是讓我發現三個月內你敢飲酒,看我怎麼收拾你。

趕緊滾蛋,看著礙眼。”

謝叔方沒有絲毫反駁,當即溜了下去。

李元吉滿是苦笑,底下大將有這樣的心,本來是好事,但是如今他的實際情況,卻是無法支撐這樣的事,吃的糧食都快不夠,哪裡還能去打仗?若是為了打仗而打仗,指不定哪天就把自己也給打沒了。

這件事過去,好在蘇定方也沒有再提,李元吉讓他又組建了五千新軍,現在一天忙著操練新軍,其他的都沒時間去琢磨了。

這一日,謝叔方匆忙走了進來。

“大王,林邑、扶南的使臣到了,另外還有一個消息,真臘、堂明(堂明國,三國東吳孫權時期的稱呼,在李治時期被滅亡,成為文單國與真臘一部分,而真臘也分為一南一北,北為陸真臘,南為水真臘,陸真臘也就是文單國)也派來了使臣,兩日後到。”

李元吉一愣,林邑派使臣來,他大概能猜到原因,因為席君買與劉仁軌正在攻伐林邑,肯定是範梵誌打不過,忍不住了,派使臣來了。

至於

扶南、真臘、堂明這幾國,李元吉是真沒有想到,這幾國與大唐的交流都不深,除了堂明勉強有一些,但也不多,真臘與扶南就更不用說了,或許是因為如今大唐還沒有強盛起來的原因。

但這三個王國派使臣到他這裡來搞什麼?不應該去長安?

想不通的李元吉隨即也不再去想,當即看向謝叔方。

“將這事告訴景仁,讓景仁先去見見,摸清楚他們的意圖,我再決定見不見。”

李元吉來興趣了,平日裡沒人來,如今一來,直接來了四國使臣,雖然是四國,但在李元吉眼中,其實就是三國,因為林邑他完全沒有看成一國,畢竟馬上就要成為他的封地了,成為他的越州府了。

李元吉在王宮靜靜的等著,直到晚些時候,岑文本才來。

“景仁,可知道他們所來是因為什麼事了嗎?”

岑文本臉上露出笑意,李元吉看後也是心神一鬆,看來是好事情。

“大王,臣已經清楚了,林邑的人前來的目的就是希望大王停止對林邑的攻伐,範梵誌願意付出任何代價,請大王退兵,另外範梵誌還向長安也派去了使臣。

而扶南使臣這次過來,是求援的,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也就是爾曼,為先扶南王之子,但早前與真臘公主成婚,在上一任真臘王死後,爾曼就成為了真臘新一任的國王。

這位真臘新王,一直對扶南虎視眈眈,想要穩固自己的王權,幾度對扶南有用兵想法,通過大軍威懾扶南,讓扶南王斯頓傳位於爾曼,斯頓如今年紀較大,已無多少時日,但拒絕了爾曼的要求。

爾曼便是準備對扶南用兵,之前斯頓與範梵誌談好,扶南若是遭到真臘進攻,範梵誌出兵幫助扶南,但如今範梵誌自身難保,扶南派人前來的意思就是希望能夠得到大王的幫助。

至於他們沒有去長安的原因,是因為長安太遠,時間恐怕來不及,得知嶺南是大王封地,林邑也將要被大王滅國,所以才會來求大王。”

李元吉聽後,便是沉思起來,如今岑文本說的這些,若是沒有扶南使臣前來,他哪裡能夠知道,從這裡也能看出,如今大唐對外的交流,還是太少了。

而且從這些事也能看出,大唐如今在周邊各國的影響力,並不大,準確來說不是不大,而是有點弱了。

要知道在大唐鼎盛時期,安西、安南、安東、安北四大都護府建立,周邊各國,不管做什麼事,首先要做的一點,那就是要取得大唐的同意,不管是征伐,還立新王,都必須要派遣使臣前往大唐,獲得批準後,才認可周邊各國立下的新王。

就像百濟,在現在百濟王武王扶餘璋死後繼位的義慈王扶餘義慈,就因為不聽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