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麼了》全本免費閱讀
岑文本與韋挺幾人都滿是感歎,這次來嶺南,他們忽然發現是真的來對了,他們若是不來,哪裡能夠看到這些,這些若不是他們真正看到了,誰誰又能夠相信。
在來嶺南之前,誰都無法想象如今的嶺南竟然是這個樣子的,說好的蠻荒之地,如今在這裡卻是完全沒有看見,這裡的人,麵貌,比起大唐之內的都要好得多,簡直讓人無法想象。
寧純與謝叔方聽著岑文本的感歎,也沒有說什麼,因為在他們眼中,他們也是這麼覺得的,沒有李元吉,天下人哪裡能夠用得上這些。
岑文本看了一會,最後依依不舍的放下,水渠、水車,以及如今的曲轅犁,岑文本已經能夠想象到,這裡的耕種將會多麼方便,糧食的長勢會多麼的好了。
隨後岑文本看向前方忙碌的一眾人,再次問向寧純。
“寧掾史,我一直聽聞嶺南人少,而海康原本不過是一小城,何來如此之多的人丁?另外我們經過韶州、廣州之時,見許多百姓在向嶺南遷移,中途還有官吏以及大軍在協助百姓往嶺南遷移,這是為何?”
岑文本實在忍不住,當即將心中最大的兩個疑問問了出來,他現在實在好奇得很,李元吉究竟是怎麼做到這些的。
寧純聽後笑著開口。
“天使有所不知,在嶺南有著許多土著,朝廷統一稱為撩人,這些撩人,是沒有計入戶籍的,所以朝廷看到的嶺南人丁很少,很稀薄。
雖然朝廷有政策,加入大唐戶籍可以按照大唐百姓賦稅的一半進行繳納,但嶺南窮苦,即便是一半,也繳納不上,這裡的撩人都不願意入戶籍。
之前在竇州,對了,這個竇州就是之前的南扶州,大王改的名字,前竇州刺史陳龍樹,就是大肆強製撩人入籍,最終的結果就是全州撩人反抗,而陳龍樹不得不退往瀧州。
然而最後在瀧州,陳龍樹刺史依舊被撩人所殺,最後在大王出麵之下,懲處一部分人,其餘撩人儘皆入籍。
大王在嶺南,暫時已經停下賦稅繳納政策,將根據每個地方的發展進度,製定不同的繳納賦稅政策,比如這裡,要明年才會開始繳納賦稅。
並且所繳納的人,都是今年已經有收成的,後麵的撩人入籍,明年依舊不會繳納賦稅,等到分給他們的耕地收成一次之後,在第二年才會進行稅收。
這也是這裡的人為何這麼多,因為周邊的撩人,紛紛入籍,從深山中走出,來到城內亦或者大王設立的村莊安置點,正是因為這種人性化的政策,才會使得這裡的百姓如此敬重與崇拜大王。
初時艱難之時,這裡的錢糧以及物資支出,都是大王一人所承擔,按照大王的話來說,這裡窮苦,想要有結果,那就要先行付出,隻要發展起來了,後麵的稅收自然就能增多,就能反哺自身了。”
寧純說的這些,幾乎是隻要略微一查就能查出來的,也就沒有絲毫隱瞞,但其他的,卻是絲毫沒有說,比如商稅,港口進出稅,貿易稅這些,一個字都沒有說。
寧純說的這些,韋挺大致知道一些,但岑文本之前一直在荊州,對這些就知之甚少了,如今聽寧純說起,岑文本心中是一陣敬佩,能夠及時做出這樣符合嶺南發展的政策,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岑文本很清楚,有的事情,在知道之後看著很容易,但在這種事情沒有出來之前,那就是不容易的,比如李元吉製定的這個稅收政策,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可以這樣執行。
在知道之前,誰能夠想到這樣的法子?
尤其是自己帶來的錢糧與物資,無私的全部貢獻出去,隻為先期的發展,岑文本更是佩服,沒有這筆支出,這裡的發展不可能這樣迅速,畢竟這裡的百姓要生存,還要取得撩人的信任,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