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見到談殿再說吧,若是他真的蠢,縱然他在俚僚人的影響力很深,本王也隻能成全他了。”
就在李元吉前行的時候,在繡州與容州交界的地方,兩千儘皆披甲,武器齊全的賊人正埋伏在兩側,等待著有緣人到來。
而在李元吉這裡,王玄策還在為李元吉說著嶺南的事情。
“大王,瀧州的陳龍樹,大王也應當拉攏,此人出身瀧州陳氏,雖然如今陳氏在陳龍樹之父陳佛智在與馮盎交戰中被殺,但陳氏的影響力仍舊不可小覷。
南扶州的建立,也是陳龍樹為了奪取未能入戶籍的撩人罷了,最後在談殿的暗中下絆子下失敗,但是這都是談殿、馮盎、陳龍樹,以及寧氏、冼氏的爭鬥縮影罷了。
之前我們遭遇的數千人襲擊,隻有這些人,才有能力去做那件事,其他人都還不行。
其中陳龍樹是最不可能的,陳氏衰弱,陳龍樹也是一眾人裡最支持大唐,承認大唐的,大王到來,陳龍樹此人必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這次我們正好要經過南扶州與禺州、辯州的邊界,他定然會率軍而來,所以他必然不可能派人伏擊大王。
而寧氏如今一盤散沙,各自為戰,互不團結,單獨一人,也無法做到。
冼氏更不可能,無論是前隋還是如今大唐,冼氏掌控的高涼(岡州、恩州、高州、潘州、羅州南部等地)俚人,幾乎都是主張和中原王朝不起衝突。
尤其是譙國夫人(冼夫人),嫁給馮盎爺爺馮寶,曾先後平定多起叛亂,影響力一度擴散至雷州、容州等地。
即便是後來大唐初立,譙國夫人依舊主張歸順中原王朝,不搞分裂,使得高涼俚人是最為安穩可靠的存在。
現在譙國夫人之孫馮盎掌控那些地方,冼氏雖然比不得當初,但影響力依舊不小,有至少十萬戶人,所以冼氏必須要爭取。
而能夠對大王襲擊的,就隻有談殿與馮盎兩人。”
王玄策沒有再說,但李元吉很清楚,王玄策所懷疑的對象,就是馮盎,這個嶺南如今最大的勢力頭子。
但是李元吉也很疑惑,依照他給各地送去書信的時間,馮盎根本就來不及安排,而在之前,他的行軍路線,都是沒有對外公布的。
如今隨著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