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回到汾水老家氣溫還是比濱海低了不少,一路上看著路人都穿著厚重的棉衣,還有當時並不多見的羽絨服。自己離開半年,老家的變化並沒有很大,文世明雖然沒有任何的陌生感,但是心中不安的情緒是一直沒有消除。一些學生模樣的人都被父母接著回家,李晶的父母也是早早的就到了車站。來接文世明的仍然是老七,也仍然開著那輛皇冠。文世明一再邀請李晶與家人一同回北山鎮,可一家三口說自己進一次城裡不容易,要帶著李晶在汾水轉轉準備一些年貨,一會打車回家。文世明看著李晶大包小包的行李,讓一家三口拎著已是沒那麼輕鬆,口中卻還是堅持要逛街買東西。雖然犯著嘀咕卻也不好再說什麼。車上老七問起文世明大學生活,文世明支支吾吾的說著自己和李晶在學校約會時的所見,竟然也把老七就這樣懵了過去。小車飛馳著開向北山鎮,一排排柳樹被粗壯的麻繩包裹著抵禦寒冬。還是老家過年的氛圍要濃一些,路邊早已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年貨供人們挑選。不過此刻文世明內心卻沒有多少春節的喜悅,反而在忐忑不安,要不要把自己的情況說給爺爺奶奶和父親?或者要不要說給梁飛?這個問題雖然在自己內心問了無數遍,直到到進家門都沒有個結果。
老七陪著文世明提著大包小包爬上了三層樓,放下東西便打了招呼離去。進門後文世明看到自己的嬸嬸正在幫奶奶做著家務,看到文世明進門便親熱的說到:“呀,我們的大學生回來啦!老爺子,快來看看,咱們家大學生回來啦!”說著就去幫文世明接過了手中的包袱。文世明想到自己嬸嬸那張北山鎮“小喇叭”的嘴巴,頓時打消了告訴家人自己真實處境的想法。奶奶跟在文世明的身後絮叨著:“看看你那老爹也不知道單位有多忙,自己兒子回來也不說提前回來看看,拿著麼多東西乾什麼,咱們什麼也不缺。先坐下喝口水,這一路累壞了吧……”嬸嬸打趣著說到:“就老太太關心大孫子呀,年輕人成天就是讀書玩樂,哪知道什麼叫累?!”爺爺坐在單人床上沒有說話,隻是麵帶微笑的看著自己的大孫子,心裡美滋滋的。文世明蹲在地上,開始一件一件的拿出小姑和自己給家裡帶的禮物,奶奶仍然在身後絮叨著,文世明的爺爺看了看擺在櫃子上的老式鐘表說:“明明,去自己先倒杯水喝!”接著又看向奶奶說:“老婆子快彆絮叨了,趕快去做飯,明明肯定都餓了!”奶奶深受傳統觀念影響,向來是夫唱婦隨、或者說對老爺子的話唯命是從,答應了一聲和文世明又說到:“你等著,奶奶去做你愛吃的雜醬麵,在濱海一直也沒吃到可口的東西吧?!”奶奶不等文世明的任何回複自顧自的絮叨著,文世明嘴裡答應著奶奶的問話,感受著這份愛,心裡充滿了溫暖和愧疚。
奶奶讓嬸嬸陪孫子聊天,自己要下廚房親手給許久未見的孫子好好做頓飯。爺爺不懂大學的生活,自己更是從來沒去過濱海,一直是麵帶笑容,而且很認真的聽著兒媳婦和孫子的聊天沒有插嘴。文世明仍然是靠著和李晶談情說愛時對學校的了解打著哈哈,提到濱海的氣候、生活等問題,回答則是中肯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