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古代版的吃瓜群眾(2 / 2)

在沒有機器的年代,打水絕對是個很耗費時間和體力的事情。

由於沒有打井的工具和技術,離河流又遠,很多地方的農人隻能靠天吃飯。

老天爺心情好風調雨順,收獲的就多一些,老天爺不開心,不是下暴雨就是不下雨,顆粒無收的時候也不是沒有。

所以要是能有一種工具,可以幫農人把水從河裡弄出來,再經過一些管道流到田地裡,將會大大加快勞作的速度,減少農人的投入。

鑒於水車的重要作用,薑啟想把它以最快的速度傳播出去,讓有條件的農人都用上。

不過和豆腐、火炕一樣,受限於古代的傳播速度,想以很快的速度把它傳播出去有些困難。

在製作水車的時候,他已經跟鬱淵商量好了一些辦法,然而他們的辦法還沒開始實施,水車剛立在龍爪河裡,就有一些老者出現了。

老者們哭著喊著不讓建水車,說是給河加了輪子,會讓河流跑走。

以前遇到這樣的事情,薑啟會無比頭疼,既理解百姓的愚昧無知又覺得他們太傻,最終隻能靠帝王的權威把這群人鎮壓下去。

而這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不再頭疼,甚至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是一個可以把水車迅速傳揚出去的機會。

或許這個機會,會比他們商量的方法還要好。

薑啟是個非常善於抓住機會的人,知道這個情況後,他立刻找了一批人去河邊響應那些鬨事的老者,儘量在控製範圍之內把事情鬨到人儘皆知。

有了支持者,老人們雖然被勸住不鬨了,但是蹲守的熱情更高,每天都會在工匠安裝水車的時候來,工匠走完他們才會走,特彆準時準點。

人們都愛看熱鬨,大夏人怎麼可能例外。

皇帝陛下給龍爪河安了個輪子,一群老者在河邊鬨事,認為安上輪子河就會跑,不過陛下說這輪子能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堅決要造。

這些消息一個比一個炸裂,立刻吸引了一大批百姓前來看熱鬨。

利用百姓愛看熱鬨的心理,誇大一些事情,把水車宣揚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就是薑啟的做法,目前看來很成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