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啟看了一會兒,讓宗政赫上前觀看,而他自己則讓寧柏去把他們大夏自己的地圖拿過來,好做對比。
薑團知道地圖很重要,這次畫的時候沒心疼,特地讓寧鈴給他拿了大一些的羊皮紙。
然而等他看到寧柏讓人搬過來的超大地圖時,他發現自己還是有些小家子氣了。
看看人家一國之君和他這小民就是不一樣,地圖畫的跟地毯差不多大,看的時候都需要踩上去,一步一步去找。
地圖放好,接下來的時間,薑啟和宗政赫拿著薑團畫的地圖,一點一點跟他們大夏的地圖作對照。
實際上大夏不是對匈奴一無所知,至少一些離大夏比較近的河流、山脈以及神城的大概位置是知道的。
畢竟匈奴也需要生存,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在搶不到的時候需要從商隊手裡買。
彆說匈奴為什麼不搶商隊的話,搶一次兩次還好,搶多了就沒有商隊願意去了。
沒了商隊運輸貨物,又搶不到,某些物品他們就永遠都得不到了,這叫得不償失,
匈奴人是凶殘了了一些、野蠻了一些,可他們並不傻,一次得到跟長期得到,他們能分得清楚。
這樣一來,一些有實力的商隊還是有機會深入草原,去的多了,一些地方的大概位置就清楚了,能畫出來一些粗糙的地圖。
現在薑啟把那些地圖和薑團的一對比,就知道這份地圖到底是真是假。
不過即使沒有那些粗略到不能再粗略的地圖,也有其他證實的方法。
大夏跟匈奴中間是有大麵積的緩衝區,但是總有一些地方是以山脈作為分界,山脈的形狀在短時間內發生變化的可能性不大。
大夏的地圖和薑團拿來的地圖,兩張地圖的邊界一對比,就能知道準不準確。
彆看薑團從看到地圖的第一眼,一直在跟係統吐槽這份地圖多麼的粗糙、多麼的抽象。
可在薑啟和宗政赫眼裡,這份地圖已經比大夏大部分的地圖有辨識度多了。
大夏的地圖,隻有一些重要地方的地圖比較詳儘,其他不太重要,或者是有高山、密林、河流的地方,都是畫了個大概的樣子。
地圖上畫的和實際的情況,有時候的差距大到離譜。
更彆提這份在他們看來很準確的地圖,還是他們心心念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