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需要的是李大人的態度。
目前看來,她所謀之事已經成了三成。
李大人連忙謝恩,這才被丫鬟引到了韶懿郡主左下手處的位置。
有丫鬟過來上茶,他借著喝茶,不動聲色地打量了韶懿郡主幾眼,十二三歲的模樣,卻是有孝在身,隻穿了一身極淡雅的煙灰,也無首飾,端坐在椅子上,就打骨裡頭,透了一種令人敬畏的嬌貴威儀。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李大人臉色變了,身為連城知縣,他對這種腳步聲並不陌生,這是衙門裡的官兵,所穿的官靴發出來的聲音。
果然!
殷懷璽掀簾進來,目光在屋裡一掃,李大人坐不住了,“撲通”一聲跪到地上:“拜見武穆王。”
殷懷璽淡聲道:“既是郡主的客人,便也不需多禮。”
李大人悄悄鬆了一口氣,謙卑地道了謝,這才低眉順眼地起身,坐到了之前的位置。
武穆王在韶懿郡主所居的小院裡來去自如,可見這兩人關係匪淺,想來那些流言,多半是真的。
虞幼窈看著殷懷璽,有些驚訝:“你怎麼過來了?”
“今兒正好有空,打算帶你去連城走一走,”殷懷璽似有若無地看了李大人一眼,漫不經心道:“既然你有客人,便改日再去。”
虞幼窈點頭:“我在連城有兩處養柞蠶的莊子,正打算抽時間過去看一看,隻是城外聚集了不少流民,也不好貿然前往,你若是有空,正好與我一起。”
殷懷璽卻是求之不得:“你定好的時間,到時候命人知會我一聲。”
虞幼窈笑著應下。
李大人坐如針氈,恨不得尋個地縫往裡鑽了去。
武穆王來連城巡視災情,連城隻要排得上名號的大家,幾乎都下了帖子,想要設宴款待,武穆王都以公務繁忙為由推拒。
可“公務繁忙”的武穆王,卻有時間陪同韶懿郡主,任韶懿郡主“差譴”。
他也不是傻子。
韶懿郡主一開口,就提了養柞蠶的莊子,話是對武穆王說的,卻是刻意給他聽的。
而武穆王的到來,也不是偶然,很可能是在為韶懿郡主“撐腰”、“做勢”,雖然他覺得,依韶懿郡主如今的身份名聲,武穆王此舉大可不必。
果然!
武穆王話鋒一轉,就道:“你與李大人談事,不介意我在場吧!”
“武穆王請隨意,”虞幼窈搖搖頭,接著就轉了話:“今兒商議之事,原也與武穆王有些乾係,聽一聽也是無妨礙。”
李大人額上冒出了冷汗,四大家掌控了連城及周邊一些小縣的柞蠶經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雖然是連城知縣,但四大家根深蒂固,朝中有人,難免民大欺官,他是想管也管不了,韶懿郡主若想要從中分一杯羹,這不是為難他嗎?
虞幼窈看向了李大人,微笑道:“北境大多地區都遭了旱災,逃荒人數多達兩三百萬之多,連城是北境少有受旱災影響較輕的地區之一,這是李大人治地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