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的孩子,一共是一百五十三個。
被分配成了三個班,一班和二班各五十個孩子。
三班是五十三個孩子。
分配好後,由各自的主任老師,帶領著去了教室,先熟悉一下學習場地。
君同歡他們,屬於新生班級,被安排在一號教學樓。
教室離廣場並不遠,就在廣場的後邊。
這裡,一共有三棟教學樓,排在一起。
分彆是一號教學樓,二號教學樓,三號教學樓。
這裡,每兩年從世俗界招收一批孩子,學製是六年。
一號教學樓安排剛來的新生。
二號教學樓是上一屆學生。
三號教學樓則是老生,也是學院最大的一批孩子,他們還有兩年,就會從這裡畢業。
突破到聚氣境的,會被天墟那邊來人接走,沒有達到的,就會被遣返回世俗界,重新做一個普通人。
據了解,今年剛送走一批,有四十多人,其餘的,全部送回了世俗界。
每棟教學樓,分為四層,一樓是一班,二樓是二班,三樓是三班,四樓是老師們辦公的地點。
君同歡被分配到了一班,也就是一樓,離廣場非常近。
班主任名叫胡中玉,皮膚白皙,瓜子臉,生鳳目,前凸後翹,長腰身,約莫二十二三歲的女子,模樣十分俊俏。
眉宇間,還有一顆紅痣,更增幾分嫵媚,說話也鶯聲細語,看著很好相處的樣子。
熟悉了各自的場地,同學們又到胡中玉的辦公室,進行登記,領取了各自的身份號牌。
然後,回到廣場,每十個孩子,站成一排,由各班的生活老師,帶領著去分配宿舍。
離開廣場,往後邊走去,花草林木間,分出來三條岔道。
每個岔道口,分彆標有一、二、三,代表著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
每一條岔道,通往各自的區域,高低年級的宿舍,並不是住在一塊。
聽生活老師解釋,來到金龍學院的,都是些小孩子。
這樣分開了居住,是為了避免高低年級發生衝突。
順著一號道路,前行了半個小時,來到了學院的後山下麵。
這裡山青水秀,數條溪流交彙,處於幾山的峽穀之間。
到處是鶯聲燕語,草木飄香,靈氣也更加的濃鬱。
中間有一大塊平地,宿舍就建在一些高大的林木之間,足足有二十多幢,全都是依山而建。
每幢樓房不高,隻有兩層,建得十分精致,每幢之間,又留出了一定距離。
每一幢分配十個孩子。
學院修煉,分為好幾個區域,每個人,都有一間獨立的修煉室。
宿舍前麵,留出來一塊寬大的場地,由白磷石鋪就,是學生們修煉法術和武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