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加上前麵幾項,每一項,幾乎都超出了他們的認知,那就非常詭異了。
三個大男人,再也坐不住了,不約而同的脫口而出“神靈轉世。”
接待室內,君心柔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忽然襲上心頭,令她坐立難安。
直到兒子出來後,才鬆了一口氣,正要帶著兒子離去。
來了兩個工作人員,客氣的將他們請進了一間會客室。
室內,幾個男人滿臉興奮,雙手直搓的等在那裡。
等母子二人坐下後。
為首那老者,開始一項一項的,對君心柔進行著解釋。
君心柔有些緊張,把兒子攏到身邊,一臉戒備的聽著對方闡述。
當老者說到慧根一項時,君心柔猛地站起來,情緒也變得非常激動。
“慧根深厚,說了半天,你們是想讓我兒子去當和尚,不可能,我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到七歲,你們居然要讓他去當和尚,不行,我不允許,決不……。”
君心柔越說越激動,有些歇斯底裡,衝三人吼了起來。
在世俗界,人們的傳統印象中,慧根深厚的人,隻有和尚才具有。
所以,君心柔一聽慧根二字,立即炸毛了,認定他們要把自己兒子,擄去當和尚,焉能不惱。
那中年老者趕緊站起身,進行解釋“君心柔女士,你先彆激動,聽我慢慢的給你解釋清楚,好不好?”
“你說,我聽著呢?”君心柔給了他一個非常難看的臉色。
“一個人的慧根深厚,隻能說明,天生悟性非凡,並不是要去當和尚。
廣義上,是一個人對世間萬物的認知,也就是悟性。
慧根,首先隻能作為修行的標準,它隻是一個抽象籠統的概念。
慧根高的,也彆沾沾自喜,慧根低的,也彆悲觀,還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一樣也能夠達到終點,所以,這一次的檢測,並不是代表所有……。”
老者侃侃而談,繼續闡述道自己對慧根的理解。
“在慧根深厚的孩子,和慧根低的孩子,在同樣努力的情況下,雙方的成就,肯定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特彆是對於修行的人來說,差距會更大,而慧根又是先天自帶,所以,很多人認為,慧根深厚的人,是神靈轉世。”
中年老者耐心的,不厭其煩的,對君心柔進行著解釋。
其實,這本就是一個玄學問題,玄與不玄,歸根結底,在於個人。
舉個簡單的例子,靈魂有重量嗎,答案是“有”。
那麼!慧根深厚的人,是不是就很聰明呢?其實不然,對於慧根,真正的詮釋,它就是一種悟性。
打個比方金庸先生筆下的黃蓉,可以說是聰明絕頂,精的像個猴似的,為何窮其一生,就是學不會周伯通的雙手互搏呢?
反觀郭靖那傻小子,一副木訥,呆板的形象,笨的像根木頭,卻是一學就會,所以,慧根和聰明與否,根本沒有一點關係,扯遠了。
老者繼續解釋“慧根,就是悟,悟的是事物的本質,規律和緣起,很多事情想不明白,就是沒有找到事物的根。
所謂境界的高低,就是對根的領悟。萬物從一,方能入道,無一無二三生萬物,因為我們這個世界……。
算了,有些事情,不便和你解釋,說簡單一點,慧根深厚的人,就是悟性奇高,跟做不做和尚,一點關係也沒有,你不必為此憂慮。”
“我隻是一個普通女人,你說的這些大道理,我理會不了,反正,我是不會讓我兒子去當和尚的,要去,把你們自個兒子送去。”
君心柔黑著個臉子,說話一點也不留情麵。
“不是去當和尚,你怎麼就是轉不過彎來呢?……。”老者解釋來解釋去,對方就是油鹽不進,也不禁有些急了。
話未說完,君心柔一把拉著兒子的手,氣衝衝的就出了房間,向外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