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孩子到了五歲,就到了接受知識教育的法定年齡。
芯片隻有指甲蓋的十分之一大小,它的製作材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生物材料。
這種生物材料,極易被人體大腦所吸收。
植入後,在芯片溶解的過程中,不斷被大腦吸收,壓縮在芯片內的大量知識,也會隨著芯片的不斷溶解,存儲進大腦的神經係統。
根本就不用刻意的去學習,很快就能從這些知識中,了解到這個國家的人文地理,以及社會構成。
這是第一次芯片移植,由於未成年,接受的也是最基礎的知識。
第二次移植,須年滿十二歲,這時候,孩子已經告彆了童年,大腦也經過了充分的發育階段。
這一次移植,也是溶解型芯片。
知識會更加全麵,它幾乎囊括了這個世界上所有門類的科技知識。
讓孩子提前了解社會,以及各種工業體係的構成,為將來成人後,進入社會就業打好基礎。
比如你平時不會使用飛艇,隻要接受了芯片裡麵的知識後,自然而然的,就會對各種飛行器的性能和操作係統,一目了然。
這塊芯片,也稱為技能型芯片,醫療、航空、航天、電子、信息工程,以及機械、農業生產等等,分門彆類,應有儘有,也是一次全能型的植入。
當你年滿十六周歲,也就是國家法定成人年齡,就必須從這些行業中選擇就業。
久而久之,隨著海量的知識進入人們的大腦,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演變,讓不少人,逐漸進化出了超級大腦。
這樣的人,一旦對某種行業有獨特的見解和創新,那麼,就可以申請進入與之相匹配的“研究院”,也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頂級的科研型人才。
經過這一次植入後,政府將能夠教給你的知識,全部都無償的傳授給了你,以後能否就業,就全憑自己的本事了。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到某醫療機構去就業。
當你接觸到某一病症後,你就會瞬間明白這個病症的根源,以及發病的機理,甚至是臨床該使用什麼藥物。
這些信息,會自然而然的從大腦中提取出來。
隻是這樣的崗位,基本上都被超級機器人占據了,要想就業,就必須跳出原有的知識範疇,也許還有一絲機會。
如果不想從事科技類行業,也可以選擇一些傳統類行業。
比如,去飯店做一名廚師,由於傳統的菜係,大都被機器人占據,就像人們常用的家庭廚房。
隻要輕輕的點按幾下,用不了多久,屬於你可口的飯菜,就會被機器人迅速完成。
所以,很多酒樓,飯店的傳統菜係,也大都被機器人霸占了。
你要想謀到一份工作,就必須在傳統菜係中進行創新,做出彆具一格的食譜,才能吸引到大量的顧客。
否則,你的這份工作,也將很快被機器人搶走。
在你的大腦中,儘管裝滿了各種門類的知識,你可以什麼都會,卻未必能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
特彆是體能型的崗位,幾乎全被機器人所包攬。
那麼!科技發展到這種程度,人們是不是就完全無事可做了呢?
當然不是,各種信息機構和維護係統,需要人工進行維護、掌控,指揮龐大的機器人軍團,進行各種,服務,耕種,勞作,配送等等。
這些,都是政府特彆留出來的崗位,因為太多的人無事可做,總得給他們找點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