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價值回報論(1 / 2)

上官建哲點開筆記本,投影大屏幕上顯示出一個ppt,上麵演示了一個示意圖。

“從今往後,我們公司將進行改製,公司將不再使用股票分紅製度,采用乾股分紅製度,下麵我給各位介紹一下此項製度的具體實施準則。”

(以下為理論介紹,不願意看的可以跳過),公司采用全員持乾股的製度,股東以持股數為固定數,持股比例會動態變化。例如某股東持有1500股,現董事會外部融資了5000股,所有股東的持有股不變,該股東還是持有1500股,但其持股占比會變小。

董事長具有一票否決權,一票抵兩票。

董事會成員沒有經營管理權,有建議權和提案權。

公司重大經營方針和策略需要經過董事會評審通過才可執行。

董事會投票超過半數以上決議生效。

乾股由三部分組成股東投資,技術股份,員工貢獻度。

股東投資和技術股份好理解,員工貢獻度則算是新提出的一個概念,怎麼量化上官用了事例來演示。

員工貢獻度由兩部分組成1.工資貢獻部分;2.獎勵部分。

工資貢獻部分例如某員工公司開出2w每月的薪資,經過雙方協商,公司每月支付1.5萬的薪資,其餘5千算作價值分成。

獎勵部分公司對於某些項目進行獎勵,可由員工選擇全部獎勵為現金還是將部分獎勵作為價值分成。

公司每年財務結算後,如有盈利,除去來年的財務規劃,剩下的利潤將按乾股進行分紅。

例如今年財務結算,公司共盈利2個億,按未來的財務規劃,將需要拿出1個億進行來年的新項目投資,剩下的1個億拿出來分紅。當前所有的乾股股數為500萬股,則每股分紅1億/500萬=20元。

這個製度的好處就在於,股東持有乾股比例會越來越少,不會一直躺在功勞簿上吸公司的血,員工的貢獻越大,所獲得的分紅也就越多,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同時,董事會具有一定的製約能力,卻不會成為公司發展的阻礙,讓有能力的年輕人能夠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董事會進行監督和方向上的把控。

(理論介紹完畢,可以繼續觀看)隨後上官建哲又介紹了一係列具體實施方案,台下眾人有默默無言的,也有竊竊私語的。

“大長老,那我們分的錢不是會越來越少嗎?”三長老腫著臉含混不清地小聲問道。

“閉嘴。”上官兆鋒現在是越看他越來氣,“你沒看到劉凱那邊一直老神在在的樣子嗎?說明他們早就串通好了,我們要是反對,立馬就得走人,連湯都沒得喝。”

上官兆鋒說的不錯,他們現在彆無選擇,要麼選擇接受,要麼選擇離開。選擇接受還有喘息的機會,選擇離開他們馬上就得麵臨災難。

他們唯一能期望的就是在智行機器人公司給他們爭取來的喘息間隙裡,上官振華能帶領他們革新除弊,挽大廈之將傾。

“以後在董事會上收斂一點,有什麼事必須先跟我彙報後再做決斷,不然我饒不了你。”上官兆鋒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這時候,上官建哲的演講也接近尾聲了。

“我的演講完畢,不知在座的各位還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

“我們劉家沒有意見,將是這個製度推行的堅定擁護者。”劉凱率先表態。

“謝謝,後續在推行過程中發現問題我們再進行優化改革,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將公司發展壯大。三長老,您的意見呢?”上官建哲問道。

上官洪雷還在那發愣呢,想著怎麼挽回自己在大長老心目中的形象,上官兆鋒看他那樣氣不打一處來,狠狠推了他一把,低吼道“董事長問你話呢。”

上官洪雷才如夢初醒般反應過來,訥訥回道“我們也讚成。”

雖然這場會議過程有點滑稽,但誰也沒有想到,它在曆史的長河上劃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根據這次會議的內容,形成了《價值回報論》的雛形,在上官建哲的帶領下,由智行機器人公司不斷完善優化,以及世人的總結歸納,最終《價值回報論》成為了經濟管理學的最輝煌的裡程碑,而這也逐漸引導整個社會的資本變革,對當世以及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這場會議以後,上官建哲也確定了他公司掌舵人的身份,在他的大刀闊斧之下,很快剪去了公司的各項弊端,讓公司以蓬勃的姿態超前迅速發展起來。

上官世家經過此次事件,上官振華也真正擁有了話語權,對整個家族進行了大規模的改製,開源節流,並讓年輕子弟進入上官建哲的公司任職。

當然,他們都被強製脫去家族子弟的榮譽,從基層開始做起,這讓上官世家在後續的幾十年裡迅速成長起來了一批能吏乾將,也將上官世家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過這都是後話。

此次會議中還有一個不起眼卻無法忽視的角色一一胡長卿,作為公司的首席技術執行官,雖然他沒有發言,但他堅定不移地擁護上官建哲的態度也是劉家和上官世家不得不重視上官建哲推行的製度的重要原因。

胡長卿代表的不止是他一個人,更是代表的整個公司大部分人的利益和態度,在公司發展的這段時間裡,胡長卿的技術團隊已經是公司的核心中的核心,如果沒有他們,600億也隻是600億,有了他們,600億就能變成6000億甚至6萬億乃至更多。

而胡長卿在與上官建哲摸索探討之下,於一年後在《價值回報論》的框架基礎上,又形成了一套價值量化體係。

這套體係,詳述了企業員工創造個人價值的度量辦法及標準,讓《價值回報論》真正地能夠落地執行起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但世界恢弘的篇章自此拉開了序幕。

除了龍千修的這兩位室友,我們再將重點拉到另一個他生命中重要人物的身上一一梅若蘭。上官建哲點開筆記本,投影大屏幕上顯示出一個ppt,上麵演示了一個示意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