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有些猶豫,“可以保留。那這次你加入電商組,和許清一起。上一環節其他人沒有獲得勝利,將由選中的箱子來定夥伴。聞抉和宋櫟蔬菜組,裴子珩和趙延水果組。”
住處是根據組來分的,主要是為了節省距離。
桃義村有兩個大型大棚基地,相隔很遠,所以在各自臨近的地方都有住所。
節目組沒搞差彆待遇這套,每個人都是小洋屋,帶小花園的。
聞抉剛到特彆高興,以為是優待,晚上遛彎路過鄰居家,家家戶戶都是這個配置。
第二天一大早就得跟大棚負責人下實地,四個嘉賓沒人真正見過大棚,紛紛往壞處想。
一場深夜談話,讓四個人都沒睡好,睜眼到天亮。
大棚種植基地早就實現科技全覆蓋,除了最基本的溫控之外,其他技術也都沒落下。
早就無須人工。
聞抉和宋櫟在監控室裡看到大棚灌溉蔬菜,走進土地裡近距離觀察鮮活農產品,每一株都新鮮飽滿。
冬末春來,在這裡看見了第一抹春色。
當然,不光看,還要學習操作設備。
畢竟來都來了,不真正學點東西,就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實地機會。
中午聞抉和宋櫟去了負責人家裡,一桌菜都是由大棚出品。
宋櫟出口成梗,時不時冒出幾句經典語錄,他還特彆擅長舉一反三,“桃義出品,必是精品。”
而聞抉吃得停不下來,簡直是太美味了。
新鮮出爐,剛摘來就拿來炒了,特彆是乾拌黃瓜,又酸又辣又鮮。
吃了飯,聞抉和宋櫟安排去補錄了素材。
當時跟拍的攝像少拍了部分,加上兩人聰明,學操作學得快,導致了最後時長不夠,需要增加內容延長時間。
晚上走的時候,大棚負責人一人送了滿滿一袋蔬菜。聞抉和宋櫟兩人也不客氣,給了就收下。
回去的路上,跟拍攝像混了一天已經熟悉了,說道:“你們兩個都不推脫一下?”
人家既然給了,聞抉就收了。
他們錄節目,應該導演組給過錢了吧。
聞抉想著,問導演:“剛剛那菜你給錢了嗎?”
聞抉和宋櫟拿了就走,節目組自然跟著他們兩走,導演也沒想到這茬,“沒有啊。”
聞言,宋櫟和聞抉對視一眼,當即決定返回付錢。
他們已經走了半路,真回去會趕不上之後的安排,兩個導演一商量,趕緊叫住兩個人,“聞抉,宋櫟。你們兩個先回去,錢我們回去付。
有了導演的保證,聞抉和宋櫟才肯回去。
跟拍攝像錄下來全程,他是真好奇,“你們當時收下是什麼想法啊?”
宋櫟思考片刻,說得真情實感,“負責人大哥都把東西拿來了,不收下我不好意思啊。更何況摘下來的黃瓜也活不回去了,乾脆被我帶回去填飽肚子更顯價值,你是真不知道那有多好吃。”
聞抉點了點頭,感謝黃瓜,“我們兩個會一直念著它的功勞的。”
兩人都不知道的是,攝像大哥的機器一直沒關,這一幕被剪輯進花絮裡,兩個人吃貨的標簽是難撕下來了。
後采安排在村口的民宿。
就是離節目裡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