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敵襲(1 / 2)

忘川,歸來 忘川歸來 5811 字 2024-06-04

“呼……呼……”

守河軍甲子營的某頂營帳內,隻見王左站著鶴樁,渾身大汗淋漓,胸口如風箱般起伏,喘息聲也如風呼嘯。

鶴樁的動作雖然彆扭,但並不困難,之所以如此累人,是因為還要配合動作做出相應的呼吸,其實就是把原本盤膝而坐的感氣,替換成站著鶴樁感氣。

盤膝而坐時身體處於放鬆的狀態,隻有意念緊張,如此感氣,是讓靈氣快速地行於周身,讓身體全麵受靈氣滋養,至於身體在靈氣的滋養下能留住幾分,就看個人資質了。

而打著鶴樁感氣,則是身體的某些部位和意念都在緊張的狀態,如此感氣,是讓靈氣鬱結於特定部位。如果尋常修煉《周注引氣正經》是靈氣滋養的話,那麼站樁感氣則是靈氣衝刷了,前者如沐溫泉,後者則如手探油鍋。疼痛、酸脹,甚至抽搐,每到這時,王左就知道自己的極限到了,需要放開架勢,或是換一個動作。

鶴樁全套隻有十二個動作,王左原本每個動作都隻能堅持半刻鐘左右,全套打完都要不了半個時辰,經過半年的勤修不輟,如今每個動作都能堅持一刻鐘以上。

鶴樁主要修煉的是四肢,如白鶴亮翅樁就是鍛煉雙手的手腕,而鶴立蒼鬆樁則是鍛煉雙腿的膝蓋。

王左打完最後一式華亭鶴唳,如引勁長鳴的脖子放鬆下來,長舒一口氣,架勢一鬆,整個人幾乎癱倒。這最後一式華亭鶴唳是唯一一式不作用在四肢的動作,鍛煉的是頸椎。

“前世如果會這招,再也不用擔心頸椎病了。”

王左癱坐在床上,渾身汗出如漿。

但他並沒有放鬆,馬上又盤膝坐起,修煉《周注引氣正經》,周身升騰靈氣,四肢的酸脹也減輕了許多。

相比《鶴樁》的修煉進度,《周注引氣正經》的修煉卻幾乎沒什麼進展,王左幾乎隻把它當做重訓之後的鬆解按摩。

大概兩刻鐘後,王左收功站起,活動了一下四肢,感到渾身的酸脹感大為減輕。

繼而感受到了四肢傳來的力量感,比之半年前強了許多,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行走間腳步如風,雙腿的支撐力大大加強,仿佛總有用不完的力氣,雙臂孔武有力,隨便打兩套地攤上學來的拳法,也是虎虎生風。

守河軍雖然配發了一把畫戟,但並不教導武藝,畫戟更多是作為儀仗使用。王左不懂得戟法,但修煉《鶴樁》以來,四肢敏捷有力,八尺有餘的畫戟舞動起來也氣勢十足。

《鶴樁》作為體術,著重的就是一個苦功,隻要能感氣就能修煉。這麼說來,體術尤其適合守河卒,他們雖然無法保留記憶,但肉體的提升是實實在在的,雖然每天剛上手修煉時很困難,但積年累月之下,四肢關節的基礎力量和敏捷提升了,莊稼把式也能打出幾分威力。

當然,能做到感氣的守河卒本身就少之又少。

“想必這也是周先生傳我體術的原因”,王左心想。

而《周注引氣正經》則不同,細水長流的靈氣滋養,雖然也可以輕微強化肉身,但這隻能算是副作用。既然叫“引氣正經”,感氣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是引氣,目的是要做到有意識的引導氣息,經過特定的經脈路線,最後將氣留存在體內,修煉的是內氣。

《周注引氣正經》更多需要參悟,感受,更注重的是悟性,除非真的悟性逆天,能做到一日引氣,並運行周天,否則對於守河卒而言,基本毫無作用。

周觀魚見王左悟性驚人,起了愛才之心,贈予的兩冊功法,《鶴樁》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而《引氣正經注疏》更多像一種碰運氣的考驗,她自己估計都不抱期望。

完成了每日練功,王左照例趕往忘川南岸值守。

……

忘川南岸。

王左正百無聊賴地站著。

自從“三身之術”能截留每日的記憶之後,他也不再熱衷於向來往的靈魂傾訴自我了,更多的時候是在修煉感氣。

今天當然也一切如常。

“哞……哞……”

突然,遠方傳來了幾聲獸吼,在一片安靜的天地之間回響。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王左茫然四顧,更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敵襲……敵襲……”

然後他就聽到了遠方的疾呼。

隻見遠處奔來數騎,精悍的鱗馬上,俯著一個個身影,全都身穿晦暗的皮甲,背插雙旗,卻是巡河的斥候。

當先一騎已經奔到五百步之內,還在高聲大呼“敵襲……敵襲……”

正在此時,地平線上冒起長長的一條煙塵,如海潮般洶湧而來,不過片刻就淹沒了那隊斥候,呼聲頓止,天地為之一靜。

經過片刻的沉默,煙塵中響起了連天的戰鼓。

“咚!咚!咚咚咚!”

戰鼓剛起時,還有幾分微弱,而後越來越響,一輪鼓罷,已經震耳欲聾。

聽到這越來越近的戰鼓聲,王左忍不住倒退了一步,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畫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