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也是如此,
傳統藥卻例外,最多就是原材料漲價的預期。
創新藥卻往往誕生大妖股,比如某一天一個研究員意外實現腫瘤清理液,並且製作成本很低,那麼這樣的公司絕對會在短時間內暴漲數倍,不論是證明事實還是業績兌現,這樣的公司最終也會成為大白馬,成為基金的必備持倉。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並購重組,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得到救贖。
這樣的例子,現實就有很多。
比如,我現在出門去買水,見到的商鋪,擺放的隻有娃哈哈。
愛國情懷,說從眾也好,說愛國也罷,甚至說這是利益集團的競爭手段,都無所謂。
但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讓一家公司在短時間內成為頂流,海量的訂單隨之帶來的效應是社會現象。
把壞的拋開之後,剩下的就全是好的。
這就是並購重組的魅力。
妖股的興起,也是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來實現目標的。
這兩年發生的案例,你們可能都知道。
第一個是,2021年11月份發生,九安醫療。
30倍的漲幅,至今讓我瞠目結舌。
筆者慶幸,親自參與了第一波,並且在第二波吃了幾個漲停板就被嚇出局了。
現在回首過往,真的是錯失了人生的大機遇。
如果拿到最後的話,最少都是5倍的利潤。
另類解析:九安醫療
事情要從2021年10月29日說起,這一天上市公司發布股權激勵計劃。
因為昨天,也就是28號,九安的股價剛創了新低2.60元。
這一看就是上市公司為了企穩股價出的騷主意,果然市場也是同樣的觀點,除了當天收了一個大陽線,隨後兩天就是衝高回落的套路。
第四天,11月3日,主力再次拉升8個點,但是當天就收到了監管的詢問函,之後兩天低開衝高回落,還跌破了所有均線。
過了兩天周末,沒有想到主力竟然漲停開盤,隨後破板後,全天沒有一絲拉升的跡象,在盤口上的價格更是一分分的往下壓,隨後兩天隨後收了十字星,但都在大陰線的收盤價附近。
讓人有一種仙人跳的危險感。
周四再次拉升一根大陽線,周五收了一個假陰。
11月15日,尾盤封漲停,隨後出了一個消息,otc試劑盒量產,並且已經在歐美上市售賣。
要知道當時可是在疫情之下,新冠試劑盒的需求量是何其龐大,每天全球的需求量就在10億。
這潑天消息瞬間讓市場震動。
漲停從此開始,妖股也讓我再一次見證了什麼叫做天下的寵兒。
可當時我還在中藥上麵,雖然也是漲停板,但當時哪裡知道九安會是大妖股。
錯過了開頭,隨後在一字板打開的時候,衝了進去。
當時炒龍頭,龍頭有首陰,再加上關注度高,沒想到隻過了4天就到了賣點。
當時興奮的賣掉後,還半倉在裡麵小倉位的做了兩筆。
那主力洗盤是真的狠,一天來回反複橫跳,讓我嚇得賺了不到一個漲停就跑了。
2021年12月16日,九安再次分歧,此時股價已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