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這是治世法則(2 / 2)

“掛籠則是肉身束縛,口耳全被封閉,然後吊起,饑餓、乾渴皆不足言,太陽曝曬、雨打霜淩隻會加重折磨。

更重要的是,無法言談或挪動,精神上備受煎熬。

罪行昭昭,受刑人可能要掙紮數日甚至一星期才真正死去。”

嬴夜看到官員們逐漸變得臉色蒼白,卻仍微笑如常,仿佛這些並非他的日常所思。

然後繼續說道“臣就不逐一細述了。”

“對叛逆者必須用極刑嚴懲,不然將來會有更多的人走上邪路!陛下可以從這其中選出你喜歡的方式,處置那些叛徒。”

當嬴夜介紹完了極刑,整個現場鴉雀無聲,甚至可以聽到針掉落的聲音,顯得十分沉寂。

贏政難以置信地看著他的嬴夜,聽著如此駭人聽聞的酷刑,他不禁疑惑這是哪裡得來的知識。

對於趙高來說,這些酷刑或許是他應得的報應,若僅僅是以死亡了事,顯得過於廉價。

若無足夠的教訓,人人可能都試圖篡奪皇位。

這些聞所未聞的酷刑讓人脊梁發寒,聽了都叫人心悸。

然而,正是這樣的極刑,才能徹底懲罰那些作惡多端的人。

這樣的刑法確是可怕至極,可以想象那些承受者將要遭遇的悲慘情景。

周圍官員發出絲絲涼意的抽息,顯然為這種無情和冷酷而震撼。

他們此刻意識到嬴夜的手段有多麼狠毒。

而在介紹酷刑之時他還能如此泰然自若,這樣的心性,實在令人心驚。

他們甚至隻是聽到描述都會感到頭皮發麻,難以接受。

試問天下間,何人敢嘗試這種酷刑?它的名字尚未出口,就已經讓人心驚膽戰。

麵對這樣的殘酷刑罰,眾人都惶恐無比,內心震栗。

儘管這刑罰如此慘烈,卻無人提出異議。

因為秦國向來崇尚法治,廷上的官員大多出自法家或兵家門派,崇尚儒家中庸仁德的學者非常罕見。

淳於越,作為儒家的一員,由於教育公子扶蘇的關係,一直留在邊關。

嬴政看到嬴夜的表現,頗為欣慰,這位年輕人的狠勁兒不遜於往昔。

麵對敵人的淩壓,隻有硬朗的回擊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對手對我的殘忍便是對我自己的仁慈,這樣的做法嬴政深感讚許。

看來今後有必要更加關心這位公子,畢竟傳聞裡的他也並非全無可用之處。

或許,有人故意陷害他嗎?但是此刻不是深入思考的時候。

趙高聽完這極刑的講述,整個人如同遭到雷擊,大腦一片渾噩,手腳綿軟無力,隨後瘋狂掙紮,滿是惶恐與不甘。

“暴君!暴秦!你們這樣對待我是不對的!為什麼這樣對我?這麼多年來,哪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他聲嘶力竭地叫喊,奮力想掙脫守衛的控製,卻無法如願。

李斯看在眼裡,明白九公子的話語正中下懷。

局勢已定,無法扭轉,他對此處置十分滿意。

這已是最大的寬容考量,基於李斯這些年對秦國的貢獻以及他的功勞,否則其下場必然與趙高相同,甚至是更為慘烈。

因為功績保住了他的全家免受誅連,隻貶為平民已是萬幸。

他心中充滿悔恨與羞愧,連磕頭致謝,“謝陛下仁慈施恩!謝九公子救我一命!李斯誤入歧途,愧對社稷,今日以此身抵罪!”他拿出短劍毫不猶豫地割向自己的喉嚨,一代丞相因此斷送性命。

李斯倒地那一刻,眼睛依舊怨毒地盯著趙高,“我在陰世等你……”對於這一切,嬴夜歎息不已。

一代名相,就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刻畫上了句號,他對此無能為力,因為反叛從來就意味著死亡。

趙高目睹李斯的悲慘,心痛而無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