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昨日青山通天路,今晨綠水入海途。但有雄心風波起,惹動江湖天下怒。
古往今來,但凡亂世,總有英雄出現,救民水火,接濟蒼生。劉備是英雄,曹操亦是英雄,但英雄的心思到了最後隻為自己,哪怕成就了一番事業,也被人稱作梟雄,不能為英雄之列,於是,曹操在中擁有“挾天自已令諸侯”的私欲,且心狠手辣,被推為第一梟雄,與呂布董卓之類同列。曹操而後百年,又有一人橫空出世,此人眉清目秀,相貌無雙,聰明絕頂,但為人心狠手辣,不擇手段,且野心勃勃,逢亂世而欲一百老邦,號天下而稱禹後,雖有匈奴血統而稱夏禹之後,欲憑五胡而一統華夏,後其人果建國大夏,創下一番偉業,此人便是本書主人公之一劉屈孑。
正如詩中所言,劉屈孑成年後前途光明,但正因此,劉屈孑雄心勃勃,終於,撬動江湖,風波一起,再也無法風平浪靜。
第一章布衣人兩箭救梟雄
朔方,在今陝西北部,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五胡亂華時代,這裡群山環繞,易守難功,是兵家必爭之地。朔方北靠黃河,東臨山西,若擁重兵據守此地,向西向北可退守大漠,向南可進長安,進而虎踞中原,向東跨過長江亦可直逼江南,亦能問鼎中原。
在朔方北部,曾有一支匈奴部落名喚鐵弗部,其首領是劉衛辰,但不幸的是劉衛辰被強敵擊殺,其家人多半被殺,劉家後人中逃出的幾個孩子也是四散分離,其中劉衛辰幼子劉屈孑僥幸逃離虎口。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對於一個十二三歲就失去親人的孩子來說,生活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但唯獨不同的是,本書中的這個孩子卻非等閒之輩,他本來有顯赫的家世的,所以,幫助他的人大有人在,因此,他大可不必像其他的孩子一樣的為生計發愁,他現在想的是如何複仇,如何振興父輩千辛萬苦打拚下來的基業。
這一天,對於年僅十七歲的劉屈孑來說,是個大喜的日子,今天是他大婚的日子。
他要娶的姑娘是高平公沒弈乾的女兒,名喚高琪。對於高琪,他是最愛不過了。五年前來到高平府第一次見到高琪時,就被眼前那個長著瓜子臉大眼睛的女孩子所吸引,隻不過,那時候的高琪年齡還小,如今高琪已經出落成身材高挑的大姑娘了,其美貌亦是無人可比,宛如天女下凡。
天微微亮時候,劉屈孑連同親信叱乾阿利等一行二十多人的迎親隊伍已經從劉家堡出發。他們要去迎親的地方是高平府,也就是他嶽父高平公沒弈乾屯兵把守的地方。
迎親隊伍中有一員將軍,年約二十七八,騎著匈奴棗紅馬,頭戴灰盔,身著灰甲,手持擒龍大刀,持韁走在隊伍最前麵,好不威風。此人姓叱乾,名阿利,是劉屈孑的忠誠隨從,也是他的救命恩人,今日作為屈孑的隨從護衛隨屈孑前往迎親。
當隊伍行至約離高平府約十裡的一個山坳處時,山坳兩旁的樹林裡忽然飛出了無數驚慌失措的鳥兒,那鳥兒一個個使勁的拍打著翅膀,向上飛,似乎林子裡鬨鬼一般。
阿利絕非等閒之輩,林子裡有任何動靜都逃不過阿利的法眼。林子中鳥兒的異常舉動使阿利明顯感覺有重重殺氣逼近。阿利勒馬站定,舉刀示意大家停止前進。正當眾人疑惑時,從林子裡“嗖嗖”的射出了十多支袖箭,未待眾人反應過來,那十多支袖箭已射傷了十多護衛,餘下的迎親人員皆是些不會武功的吹鼓手,一看那麼多人瞬間倒了下去,都驚慌失措,扔了手中的樂器之類的東西不顧一切的四散逃跑,但沒有跑出十步,就被從四麵八方射來的袖箭射得人仰馬翻,一個個陸續倒了下去。
此時,山坳中間隻剩下一頂花轎和阿利等四個人了,阿利騎馬擋在最前麵,左右兩個護衛守住左右兩邊,最後麵是劉屈孑。
“哪個是劉屈孑?快出來受死吧!”聲到人到,強敵終於現身了,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二十多人,分彆從四麵八方向劉屈孑他們合圍而來。
“是匈奴祈天部!”阿利看到敵人的打扮不禁受了一驚,微微轉過頭很是驚訝的對劉屈孑說。
待看強敵個個頭綁馬尾,身著羊皮衣,腳著牛皮靴,雙手合持月狀彎刀,似一批訓練有素的死士。
“你們是什麼人?膽敢半路搶劫我家公子的迎親隊伍,難道爾等不知道今天是我家公子劉屈孑新婚之日!”阿利勒馬向前一步,刀指前敵,厲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