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澈的湖邊,沈濤抱著畫本坐在岸邊,一隻彩色的蝴蝶,飛舞間停在了他的畫本上。
“曉峰,你說人死了後會怎麼樣?”
“他們會去到天上,變成天上的星星。”
背景音中,那隻飛舞的蝴蝶,從畫本飛出穿過長城,來到了長城上的楊小冪手中。
“白天我們雖然看不見他們,可他們卻能看見我們。”
【你要相信】
【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裡】
【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旁白落下,童話的背景音樂再次響起。
熒幕上這一次才真正顯出片頭《北京童話》
為了讓《北京童話》配得上院線電影。
李威不但在拍攝過程中精益求精,在後期剪輯的時候,也做了大量的更改。
片頭的轉場由一隻代表夢幻的蝴蝶牽引。
劇情剪輯上也比原來的電視電影更緊湊。
當然最大的改變就是,整個故事當中,李威大量使用了童話這首歌。
基本可以算是貫穿了全場。
在楊小冪拉著沈濤逃出醫院的時候有、兩人站上長城烽火台的時候有、回音壁前兩人深情凝視的時候也有。
知道的這是一部電影,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就是一個大號的《童話》MV。
如果放在幾年後,這樣的剪輯手法,肯定會被觀眾口誅筆伐。
畢竟對見慣了大場麵的觀眾來說,這種憑借一首歌就把觀眾騙進影院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欺騙。
然而這是2004年初。
去年因為FD,全國總票房剛剛才十億。
票房冠軍是馮褲子的《手機》5500萬。
全國熒幕數量更是不足2000塊。
真正願意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加起來也不到一千萬人。
這還是受到2002年《英雄》的影響下,吸引回來的觀眾。
這時候國內拍攝的電影除了華誼的馮式喜劇,和老謀子的大片,就還有個倚老賣老的陳大導。
其他不是隱晦的地下電影,就是清一色的製片廠電影,一律主旋律和歌功頌德。
就《北京童話》這部電影來說,質量隻能算一般,故事劇情也沒有後來同類型的《送伱一朵小紅花》好。
可在這個年代,這種青春向的愛情電影,在有一首好歌的加持下,絕對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即便把《北京童話》當做是《童話》MV看,也能讓觀眾收獲感動。
畢竟它的結局是淒美,歌曲是好聽的,男主也是帥氣的。
就憑這三點,就能讓一大票女觀眾欲罷不能。
要知道,這個時候願意走進電影院的人,基本全是從瓊瑤時代過來的。
現在電視上最受歡迎的偶像電視劇,也是這個味道的。
比如《藍色生死戀》、《薰衣草》全是這個套路。
更何況,李威還耍了點小心機,在出完字幕後,觀眾才剛站起來,影院熒幕就又亮起了一個畫麵。
那是天壇回音壁前,兩個四目相對的人,不顧一切擁吻的畫麵。
甜甜的愛情,配上沈濤最後一句歌詞。
【一起寫~我們的~結局】
畫麵暗下,燈光亮起。
陳曉玲已經淚流滿麵了。
倒不是剛才看電影途中被男友弄疼了。
而是她第一次看懂了一部電影,聽懂了一首歌。
看看電影裡的完美男友劉曉峰,再看看身旁極不耐煩的男友。
現實的落差,讓陳曉玲第一次哭出了聲。
“啪~”
一聲耳光,清脆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