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文和你也消消氣,和孫權那種人生氣實在不值當,小心氣壞了身子,他罵你,你就當他罵狗了!”,
賈詡:“????”,
“行了行了,”,
看到吵得差不多了,徐庶連忙開口勸道,
“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孫權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開戰借口,雖然這個借口在我們這種知情人眼中可笑至極,但在天下百姓眼中說的過去,那就足夠了,”,
“而我們,總不能被迫迎戰,大義,不得不爭啊!”,
“大義,那是在正常戰爭下必須具備的,在我看來,那孫權這幾年,早就把大義送到我們手裡了!”,
被激出了真火的賈詡輕哼一聲道,
“隻需一篇檄文,不用潤色,把江東這些年治理下的詬病一一列出,救百姓於水火,就是我們的大義!”,
“同時放出風去,我軍所過之處,不屠城、不搶掠,征得土地多數分於百姓,必然能得民心之所向!”,
“俘虜的將士,皆留其性命,願從軍者,收編入伍,不願從軍者,賞錢一貫,原道回鄉!”,
“這些年積攢了這麼多的錢糧,就是要用於此刻,我倒要看看,這些條件下,那孫權要如何與我軍爭鋒!”,
“嘶~”,
李憂倒吸了一口涼氣,果然,把賈詡這老狐狸惹生氣絕對是正確的選擇,這些東西,他和郭嘉等人當然不會想不到,可加上賈詡,倒是能大大省去不少時間,這一來二去,在效率上,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而且,
爭奪民心,李憂有的是辦法,畢竟孫權和江東的世家把事情做的太絕,早就沒了民心,而賈詡不傷敵軍將士的做法,便是要連江東的軍心也瓦解!
二十萬大軍,聽上去聲勢駭人,但實際上,起碼有十萬人是被強製征來的,這樣的兵,本就沒什麼戰心,加上不殺俘虜的承諾,人心,也就散了!
“這些都好說,按部就班的安排就好,”,
李憂長出一口氣,看向賈詡問道,
“不知那江東此戰,誰為先鋒?”,
“倒也是個老熟人,之前和孔明等人打過交道,”,
“哦?”,
李憂有些好奇的問道,
“那是何人?”,
“宋謙!”,
“竟會是他......”,
李憂愣了片刻,突然覺得有些好笑,想不到偌大的一個江東,竟然也到了找不出一個合格先鋒的地步了,
“莫要高興的太早,這回宋謙的副將,可不是我的死士了,”,
“難不成這人還有什麼說法?”,
“倒是個新麵孔,不過多少也和咱們有些淵源!”,
“淩操的兒子,”,
“淩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