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史料記載,
程普率領船隊,白衣渡江,夜襲巴丘,識破趙雲埋伏,逼得趙雲下山衝陣,
普自知不敵,是以與丁奉、賈華合戰趙雲,
賈華年輕氣盛,出言嘲諷,
雲大怒,
一槍挑賈華於馬下,
繼而重傷丁奉,逼得程普狼狽而逃,大敗於巴丘渡口!
......
夷道港,
此時的魏延與趙雲相似,都是在城內布滿乾草火油,同時引兵在港口外不遠處的山林中埋伏,
區彆就是,
與他一同在山林中埋伏的,正是火速從公安城趕來的諸葛亮!
趙雲的消息,是由斥候傳遞的,而魏延這邊的消息,則是諸葛亮親自來告知的!
畢竟,
丟了一個巴丘,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趙雲孤立無援,可隻要諸葛亮肯下狠心,肯定能把巴丘奪回,重新與趙雲建立聯係,但是一旦夷道港有失,江陵和公安都將立刻陷入危局之中,
這種結果是諸葛亮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因此,
兩相對比之下,
情況就變得十分顯而易見了,
要是說呂蒙有本事逼退趙雲,諸葛亮沒準還能相信,但是要說這幫江東鼠輩能斬殺甚至活捉趙雲,諸葛亮隻有兩個字可以奉告,
做夢!
所以,
稍微抉擇後,
諸葛亮便立刻回了夷道港主持大局,與魏延一同在此埋伏等候,
“孔明......將軍,”,
魏延輕喚了一聲諸葛亮的名字,但是多少還是顯得有些生疏,
“你一點兵馬都不帶,真的沒問題嗎?”,
“無妨!”,
諸葛亮輕輕搖頭,
“這場戰鬥用不上多少兵馬,也不用如何指揮調度,與其分兵而戰,還不如由你一人統軍效率來的更高些!”,
“你隻需記得,一會將那呂子明留給我,其餘的將領,你來幫我攔住就行!”,
諸葛亮站起身,
用力的伸了個懶腰,
“自從三年前荊州演武台上我與那呂蒙一戰後,這人就對我心中頗有怨懟,隻可惜上次他們以多欺少,都沒能和那呂蒙真正分個勝負!”,
“好不容易又能對上一次,”,
“說什麼也得跟他好好的打上一場,”,
“這一次,我也需叫他知道,不管是兵法謀略,還是沙場鬥將,他呂蒙,都還嫩著呢!”,
看著意氣風發的諸葛亮,
魏延不自覺的咽了下口水,
要是他沒有記錯,眼前的諸葛亮今年也才二十有三,比起呂蒙來,似乎眼前的少年在外貌上可要嫩的多,
不過還沒等他開口說話,
一名傳令士卒便匆匆跑了過來,
“啟稟二位將軍!”,
“呂蒙,上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