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青山院門口。
兩個衛士挺直著腰身站崗。
一輛商務車停在台階下,顧猛和趙佳扶著顧媽媽走下台階。
身後跟著顧勇和張小碗兩口子。
顧勇好久沒出院子,左顧右盼,眼裡透著快活。
這兩三個月,他呆在院裡沒事,跟著一群保鏢學功夫,練得十分辛苦。
終於有機會出來浪浪,還能打鐵,心中有些小高興。
在他旁邊,張小碗生產完畢,身材瘦了很多,黑了些,依然有些微胖,她抱著一個小人兒,正在啊啊地哄小孩。
“阿媽,你慢點上車!”
“不用扶,我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穩路!”
“嫂子,要不要我抱著顧言?”
“不用,咱們快點下山,家裡的院子沒人看著,我總不放心!”
“沒事的嫂子,有丁雷和王丹守著,我保證院子好好的”
等家人們上了車,顧猛招呼了一聲,**開著車向山下行去。
阿媽幾人回來後,顧猛又搬回了大院子,每天除了訓練,其餘的時間都帶著阿媽他們在城裡轉。
去年來時冬天,天寒地凍的,不適合出門遊玩。
春天小顧言降生,一家人忙裡忙外的,顧不得遊山玩水。
現在八月份,夏末時節,天氣正好,顧猛帶著一家人去頤和園看大戲,去天壇許願,去雍和宮燒香拜大佛...
阿媽阿哥他們在青山院裡呆了兩三個月,差點沒悶壞,這次遊玩的興致很高。
“阿媽阿哥,天要下雨了,要不回吧?”
又是一天下午,厚厚的烏雲遮住了太陽,天氣稍稍有些悶熱。
**城樓上,顧媽媽阿哥在樓上觀景,玩得不亦樂乎,趙佳和張小碗玩累了,坐在紅木門檻上休息。
從一月間,國家宣布**對外開放。
隻要有門票都可以去**樓上觀光。
短短數月間,這座象征著特殊含義的城樓已經接待了數十萬中外遊客,很多人都願意花十塊錢門票去城樓上沾點貴氣。
顧家幾個也不例外。
顧猛在城樓上拍了幾張全家福,看看天色變得陰沉,於是提議回家。
大家沒有反對,一起下了城樓。
“阿弟,我想阿媽了想小碗了,還想寶寶。”
走到廣場前的停車場,顧勇忽然開口說道。
大家一愣,連忙朝周圍看了看,沒有人經過。
顧猛無奈地笑了笑,搭著阿哥的肩膀輕輕道:“阿哥,明天我送你上山吧!”
“阿弟,為什麼阿媽小碗寶寶不回家住?”
顧勇皺著眉頭,臉上有些不高興。
顧猛沉默了,“...過些日子,再過些日子就好,我保證!”
一行人上了車,車子往回走,彙入了京城的街道上。
八十年代,私家車在內地很少,大部分汽車都掛靠在單位上,因為加汽油需要油票,這種票隻有正式員工才能從單位領到。
到了八十年代末,國家開放市場經濟,經濟政策漸漸放鬆,一部分人通過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發家致富,成了先富起來的一代人,譬如顧猛。
富起來的人有了錢就買車代步,出行方便倍兒有麵子。
路上的小汽車漸漸多了起來,黃色的京津大發,像小黃蟲一樣,三四萬一輛,經濟實惠,還有灰白色的昌河麵包,綠色的吉普。
到了下班的時間,這些車全都湧到了街道上,讓原本狹窄的車道,變得有點擁擠。
嘀嘀!
在一個紅燈時,車子停了下來。
咚咚!
忽然後麵的車窗被人敲響了。
‘顧媽媽’好奇地搖下了車玻璃,警惕地望著車窗外。
窗外有一輛出租車,與商務車並排停著。
車子後排坐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