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派人去取,您把東西準備好。”
掛了電話的李子航,開始再次聯係人。
他打電話回祖地,要來所有關於這方麵的書籍。
時間不知不覺過了一天。
出發研究靈異事件的李德醫也到達目的地。
他坐在卡車上,跟隨救援大部隊前往災區。
一路上的情景,看得所有人心情沉重萬分。
大地震後的景象是一片狼藉、慘不忍睹的。
城市裡,曾經的大樓如今成為了斷壁殘垣。
鋼筋混凝土結構被無情地撕裂、扭曲。
各種建築物,有的傾斜著仿佛下一秒就會轟然倒下,有的直接攔腰截斷,破碎的磚塊、玻璃和扭曲的金屬構件散落得到處都是,堆積成一座座小山丘。
街道原本平整的路麵出現了巨大的裂縫,如同大地張開的大口,深不見底。
有些裂縫還將道路截斷,使交通完全癱瘓。
居民區裡,房屋大量倒塌。
原本溫馨的住宅變成了一堆廢墟,木質的房梁斷裂、翹起,屋頂的瓦片四處紛飛。
家具從房屋裡被甩了出來,有的摔得粉碎,床鋪、桌椅、衣櫃等七零八落。
到處彌漫著厚厚的灰塵,空氣中充滿了刺鼻的氣味。
郊外的景象同樣令人揪心,橋梁橫跨在河流之上,卻因地震出現了斷裂,橋身的一部分墜入河中,激起高高的水花,阻斷了兩岸的通行。
山脈也受到地震的影響,山體滑坡頻發,大片的土石從山上滾落,掩埋了山下的道路、農田和村莊。
樹木有的被連根拔起,橫躺在地上,有的被巨石砸斷,殘枝敗葉散落四周。
地震後的世界仿佛被一場噩夢籠罩,處處是死亡與破壞的痕跡,人們的哭聲、呼救聲回蕩在這片廢墟之上,訴說著無儘的悲痛與哀傷。
李德醫跟隨救援隊,來到標記點。
這個地方,根據研究是有可能再次發生陰兵借道之處。
根據749局這幾天的研究,大規模陰兵借道的形成,無一例外都是發生過戰役、大規模的災難,並且一瞬間死亡人數眾多的地方。
749局人員,開著車脫離大部隊,前往最嚴重的災區現場。
為了趕時間,他們隻能選擇趕夜路。
一路上行走在危險邊緣,山體滑坡,餘震,偶爾坍塌的斷壁殘垣,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加大趕路的難度。
夜色降臨,兩輛汽車緩慢行駛在鄉間土路上。
三十四號人,坐在顛簸的卡車上,閉目養神的,擺弄儀器的,閒聊的,警惕守夜的。
李德醫,掀開卡車雨棚,留出一個縫注視著,外麵漆黑一片的世界。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午夜,車上犯困的人,一個個哈欠連天。
突然遠處田地裡,一支龐大的隊伍,慢慢向兩輛卡車走來。
車上守夜的人,立馬發出暗號,提醒大家。
李德醫作為這支隊伍的最高領導人,他立馬發出指令。
“所有人,保持安靜,車輛熄火,關車燈,放下雨布。”
“把錄像機打開,全員抹屍油。”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兩輛卡車上的人員,開始動了起來。
大家屏息緊張通過雨布一絲縫隙,查看外麵陰兵借道的場景。
在李德醫的視野中,那些馬車顯然都是古代馬車。
拉車的乃是戰馬,馬匹周身,皆覆以青銅甲胄。
夜色沉沉,每匹馬的雙眼皆散出綠色幽光。
車輪外圈由青銅鑄就,輪距寬至1.82米。
車廂內設有眾多青銅構件,三麵飾以青銅獸麵、配備突刺。
隨著一名陰兵的靠近,眾人緊張得手腳冒汗。
陰兵漸行漸近,那些馬車卻未發出絲毫聲響。
然而,始終不見趕車之人,唯見每輛車上,皆有一盞散發著淡綠色光芒的青銅燈。
清風拂過幽燈,搖曳的燈光使他看清了馬車上的物件,那些皆是人頭。
此景被車廂內的眾人儘收眼底。
有些人恐自己失聲,隻得緊捂嘴巴。
驀然間,陰兵隊伍,止住了步伐。
借著微弱的月光,眾人驚覺,陰兵隊伍最前端,一名身著青銅盔甲、仿若將軍的陰兵,端坐於戰馬上,凝視著兩輛卡車。
車上749局的一名女同誌,透過雨棚縫隙,與那位騎馬的陰兵將領對視。
這一刹那的對視,令她渾身汗毛倒豎,她不由自主地失聲驚叫。
這一聲驚呼壞事了。
騎在戰馬上的陰將,策馬奔騰向著卡車而來。
旁邊的人,立馬捂住剛才發出聲音的女同誌。
兩秒的功夫,剛才還在二三十米外的陰將,已經勒馬停在卡車旁。
這會車上的全體人員,大氣不敢出,緊緊握雙拳。
此時此刻,在一片空曠的田野中,一個身穿青銅甲的陰將,騎在陰馬上,左手抓著韁繩,右手拿著青銅矛,停在土路上兩輛卡車邊,它冒著綠光的雙眼中,打量這一片區域。
坐於馬背之上的陰將,手持青銅矛,對著這片區域狂刺幾下。
躲在卡車後鬥雨布棚裡的749局人員,有不少人被陰將用青銅矛刺中。
李德醫要不是身體神經反應快,側頭躲過一矛,他差點被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