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支持一下小弟吧~)
李子航走在回村中的路上,腦海裡想著怎麼安排那些,知青回城的人員。
自己手底下的兄弟家,就有不少人要安排,還有族中的後輩青年。
這些人加起來可不少,要是幾十上百人,還好安排。
可那些人少說有一兩千人。
這還是第一波回城的知青。
後麵的日子,知青回城的人數會更多。
據可靠信息,現在中華大地,9.23億人口,失業率高達23%。
這是個什麼概念,9.23億人口去掉老幼傷殘,還剩一半人口。
4.6億多勞動力,至少有2.1億多青壯年沒有工作,在家待業。
這也導致,城裡一個崗位上百人搶的局麵。
哪怕是掃大街的臨時工崗位,都有人搶破頭。
現在為了爭一個空缺的工作崗位,那些當官的都明爭暗搶。
他要安排上千個工作崗位,那難度不比大海撈針小。
為了安排
像原劇中棒梗掃大街,都不願意乾的事,那都是扯皮。
現在四九城一個掃大街臨時工的崗位,那都是香餑餑。
不送禮,沒有人情關係,掃大街的臨時工都輪不到你。
邊走邊想,他不知不覺回到鄉下的老宅子裡。
老爺子閉著眼坐在院子堂屋,屋簷下,聽著收音機。
李子航滿懷心事靠在老爺子身邊,坐在台階上。
老爺子看到孫子一臉愁容的模樣,樂嗬的說道。
“現在嘗到當家的苦了吧~”
“是不是因為安排那群小子工作的事?”
李子航笑著給老爺子捶腿。
“當家的苦,我早就嘗到了。”
“那群小子的工作,真不好安排。”
“一個蘿卜一個坑,地就那麼大,安排這個,那個總不能不管吧~”
“頭疼~”
老爺子,捋著自己為數不多的幾根白胡子。
“地不夠,就要想著開荒。”
“那些人,可都為咱家流過血,一碗水端不平,會寒了他們的心。”
李子航,苦笑起來,他知道這些道理。
可現實太過殘酷~
“實在不行,我去上麵走一趟,那些人估計也為這件事頭疼。”
老爺子躺在搖椅上,斜著眼睛看他一眼。
“去可以,要利益的時候要掌握尺寸~”
李子航笑著回答。
“老爺子,您放心吧~”
“大餅我做,分大餅的權利給他們,是這個理不~”
老爺子輕笑一聲,拿著蒲扇拍了一下他的頭。
李子航笑著享受來自爺爺的關懷。
他笑眯眯的看著老爺子,試探性的打探口風。
“爺爺,要不我接您回去吧~”
老爺子聽到這話,眼神暗淡了些。
“回去乾嘛?”
“清淨日子才過幾年,我才不想回去跟那些人扯皮。”
李子航輕輕的給老爺子捏腿。
“那總不能讓您重孫子,跟您孫媳婦一直呆在村裡吧。”
“您不會想讓我一個人待城裡,過著孤家寡人的生活?”
老爺子聽到孤家寡人這個詞,又是一扇子拍在他的腦門上。
“你小子也配用孤家寡人這個詞。”
“按過去的規矩,這個詞都夠抄家滅門了。”
“孫子,到了你這個層次,彆在口無遮攔了。”
“有些詞底層人說著沒事,可到了你這個層次的人,一句話都能引起禍端。”
李子航收起笑臉,把頭靠在老爺子腿上。
“您還是跟我回城吧,沒您的教導,指不定您孫子還會惹出什麼禍端。”
老爺子享受與孫子的天倫之樂,他用手輕輕撫摸李子航的頭。
“你沒事多吃點黑芝麻,頭發花白的跟小老頭一樣。”
“熟悉的人知道你才三十出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五六十了呢。”
李子航側著腦袋,看著老爺子。
“回城後我天天熬黑芝麻糊,咱爺孫倆一起吃。”
老爺子笑罵一聲。
“為了讓我回城,你還真煞費苦心。”
“你也彆裝小孩子了,都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
“讓孩子們看到,你也不怕他們笑話。”
老爺子說完歎息一聲。
“我就隨了你的意~”
來時的汽車載著兄弟倆。
回城的汽車,載著一家五口人。
車子空間有限,李子航怕老爺子被擠到,於是他跟李德醫兩人,騎著村裡的驢進城回家。
四九城,李府。
下了車的老爺子,心裡感慨萬分。
他仿如隔世的拄著拐杖,撫摸門牆上的榮譽牌。
他如同當時的李子航一般,拿出手帕,擦拭門牆上的每一塊榮譽牌。
一陣傷春悲秋回憶後,老爺子才腳步闌珊的跨進大門。
李子航兩兄弟,騎著驢晃悠了兩小時才回到家。
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