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人魔窟(1 / 2)

(前兩天重感冒了,實在寫不出,才斷更兩天。對不住了)

在繁茂的森林中,道路仿若蜿蜒的長蛇,崎嶇難行。

一群身著鎧甲之士,背負著李家四祖之一,疾行於森林之間。

夜色如墨,悄然籠罩,一行人終至目的地。

半山腰處,陡峭的斷崖恰似巨人的側臉,幾座道觀仿若仙宮般矗立其上。

一群人謹小慎微地沿著,僅一米寬的石路,向著半山腰那高達一百多米的道觀前行。

石路建於魚脊背形狀的山脊之上,

道路兩旁是深不見底的陡峭深淵,

在夜色的遮蔽下,此路恰似通向魔窟的險徑,令人心生懼意。

人行走在石路上,猶如踩在薄冰之上,稍有不慎便會墜落萬丈深淵。

半個時辰後,一群人終於抵達了道觀。

道觀大殿有三,前中後三殿錯落於高低不同的懸崖之畔。

大殿四周綿延著高矮各異的院牆,將三殿環抱於其中。

道觀前院中門大開,李家隊伍進入前院大門後,便開始各司其職。

舉爺隨十一祖,安置李家被冰封的四祖。

而李子航則被安置在一處院落廂房之中。

進入廂房,屋內尚有兩人。

一道童端坐床邊,照看床上傷勢嚴重之人。

此人狀況甚是淒慘,全身上下纏滿繃帶。

道童見有人來,起身施一道家禮儀,而後坐回原處。

李子航拄著拐,坐在旁邊空床鋪上好奇問話。

“小道童,床上是誰?”

道童模樣約摸十二三歲,聽到問話乖乖回答。

“觀主師爺。”

李子航心中已有猜測,知道此人是誰。

“你們觀主是不是叫李先聖?”

道童默不作聲點頭回答。

果然跟他猜想的一樣,此人也是七代白虎血脈,跟舉爺是同輩。

李子航有些無聊,在屋子有一搭沒一搭,跟著道童閒聊。

從道童口中得知,李家修道傳承於淨明道。

道統祖師爺許遜,道義融合儒釋道三教思想,強調忠孝廉謹,製行必以忠孝為貴,兼修內丹和符籙。

兩日時光,轉瞬即逝,道觀拂曉時分,已然開始焚香祭天。

十一祖手持清香,虔誠拜祭過祖師爺後,道觀眾教徒分作兩排,於前殿依次上香。

前殿院內,靜立著三具青銅棺。

青銅棺四周,精雕細琢著飛仙極樂圖,棺蓋之上,更是刻滿了各種淨明道符籙。

這三具青銅棺,與出土的青銅器大不相同,其上並無銅鏽,反而在朝陽的映照下,閃爍著耀眼的金光。

十一祖率領二十三位道長,圍坐於棺旁。

他們口中念念有詞,誦讀著淨明宗壇的八寶垂訓。

一番超度儀式過後,一位年逾六旬的道長,手持拂塵,高聲呼喊道。

“起棺~”

話音剛落,院落中的其餘三十六位道長,紛紛手持碗口粗的抬棺棍,開始捆綁棺木,為亡者送行。

李子航緊握著拐杖,沉默地尾隨隊伍,落在最後。

他們一路自前殿院落,行至後殿。

出了後門,前方道路呈現出一道緩坡。

三十六人齊心協力,抬著三具棺槨,徐徐而上,朝著遠處的山頂挺進。

李子航跟隨在隊伍末尾,凝視著前方被踏出的深深腳印,心中了然這青銅棺的份量。

距山頂不足五十米處,是一片亂石灘。

一個六七米高的山洞,赫然出現在三十五度角巨石與山體之間。

山洞右側出口前方是一片樹林。

洞口上方被傾斜的山體遮蔽。

故而從任何角度,都難以發現山洞的位置。

眾人抬棺至此,十一祖率領隊伍稍作休憩。

一支煙的時間,一位道長給眾人分發香囊。

輪到李子航時,道長特意囑咐幾句。

“切記,香囊務必收好,此乃護身之物。”

李子航拄著雙拐,端詳著手中的香囊,心中已有揣測。

行至亂石灘時,從遠處尚未察覺異樣,可一旦踏入其中,高低錯落的巨石,恰似迷宮。

若無十一祖引領,尋常人進入寬闊的亂石灘,必然會身陷其中。

穿過猶如迷宮般的亂石灘,抵達山洞前的森林樹木區域。

森林內迷霧遮蔽視線,令人難以辨彆方向。

森林入口處,十一祖再次駐足,道長讓眾人拉住麻繩,以防走失。

半個小時後,抬棺隊伍,抵達山洞口。

洞口巨石斜坡處,眾人井然有序地開始入洞。

每隔三米,便有一人手持火把。

李子航步入洞中,望著高達十幾米的溶洞,往裡走上幾米,便會遭遇大小各異的分叉洞口。

各種溶洞口大洞套小洞,仿佛置身於海綿氣孔之中。

溶洞世界四季如春,冬日身處此地亦不覺寒冷。

李子航借著火光,不時便能瞥見各種毒蟲。

偶然間,他瞧見爬行在碎石山體間的五毒蟲,刹那間讓他憶起,十一祖曾在自家院子飼養的那些毒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