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賬單(2 / 2)

這個詞是多麼小眾,哪怕再江湖中,賒刀人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存在。

要不是他在幾本秘聞中看到過,他還真不知道賒刀人的存在。

李子航滿腦子都是賒刀人,接下來就有些敷衍的跟許大茂兩人聊天。

吃喝不過一個小時,三人結束飯局。

那兩個搖頭晃腦,嘻嘻哈哈。

李子航跟在旁邊想著心事。

三人到了40號院大門口,這才分開。

回到家的李子航,剛躺在書房羅漢床上,穀雨,他的貼身管家就敲門進來。

穀雨看著半躺的李子航,又聞到一股酒味。

他倒了一杯溫水加了點蜂蜜,這才端給李子航。

李子航喝了幾口蜂蜜水,放下茶杯,又躺了回去。

“有事?”

穀雨,從書房桌子,拿起一本賬本,兩步走回去,把賬本放到羅漢床上的小方桌上。

“主子,這是家裡上半年的開銷,您過目。”

李子航看著賬本,半躺的身體這才坐起來。

穀雨也為旁,小心攙扶。

李子航翻開賬本,一頁頁看過後,眉頭不自覺的皺了下去。

他邊看邊問。

“自從合營後,家裡要養的人越來越少。”

“可是,賬目上,怎麼一年比一年花的多?”

穀雨站在一邊,把自己知道的內情全部說了出來。

“主子,合營前,咱家養的人,都是用合理的理由,走鋪子裡的賬。”

“可是合營後,就沒辦法了。”

“要養的人,全部隻能掏老本養著。”

李子航接著看賬本。

“養宅子的錢,是不是多的有點過份。”

“有五條街的商鋪,不是說免費租給公家了,怎麼還有那麼多修鋪子的賬單?”

穀雨想了想後才說出緣由。

“話是沒錯,可衙門沒錢,再加上鋪子,名義上還是咱們的,所以那些要維修的公眾地方,咱們還是要掏錢。”

李子航聽到這話,必不可少的歎了一口氣。

有些人打土豪的心態,一直都存在。

“還有那一百多處的宅子,以後塌了就塌了,彆在往裡扔錢了。”

“除了幾處重要的宅子,彆的能住人的,你讓那些住戶自己修繕。”

李子航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想了想又說道。

“要是住的是咱們得人,還跟以前一樣。”

“要是正常租出去的,就算了。彆往裡搭錢了。”

“原本就是為了,打掩護才租出去的,現在反而變成貼錢的大頭。”

穀雨默不作聲的點了點頭。

李子航邊看邊交代。

“禮尚往來的花銷,怎麼越來越少?”

穀雨低著頭應答。

“主子,時代變了。”

“咱們不可能跟以前一樣了,有些人開始避嫌。”

“那些避嫌的人,直接開始閉門謝了客。”

“還有,那些看家世成份的人,也開始有意無意避開咱們。”

“所以,過年過節禮尚往來,需要送禮的人就少了些。”

“這塊花銷自然就少了下來。”

李子航想著現在的社會風氣,真的想搖頭。

看重成份的思想,越來越重。

有些底層人,動不動就,雇農,貧農的掛在嘴上。

他們窮而驕傲的同時,既羨慕又看不上,富有的人群。

李子航喝了口蜂蜜水,又開始交代穀雨。

“那些要養的人,記住了,要給的一樣都不能少。”

“你跟家裡的老人,時不時上門看看他們。”

“他們要是有需求或者困難,隻要不過分,都要滿足。”

穀雨想了想,抬頭看

了看李子航,小心的試探。

“主子,那些人是不是多了些?”

李子航聽到穀雨的話,停頓了兩秒,斜著眼瞟了他一下。

“多不多,我心裡有數。”

穀雨聽著李子航的語氣有點不對,他也是心神一緊。

“可是那群人,平均一年最少得花三十萬。”

穀雨口中的那些人,都是李家養的死士。

大概有四十多號人左右,平均一人一月五十塊錢的補貼。

再加上明麵上,李家安排的工作。

他們一人一個月,平均收入不會低於八十塊錢。

這個年代八十塊錢的月收入,可是屬於高收入人群。

一些低級工程師,衙門官員,大學老師也不過這個收入。

就像秦淮茹,學徒工的工資也就19塊5。

這還是占了賈東旭遺孀頂崗的便宜。

普通學徒工,一個月最多16塊5。

那群人,收入高,活少事少,福利好。

一個人,可以有滋有味的養活全家人。

再加上洗腦,他們對李家可謂是,死心塌地的忠心。

穀雨試探性的問了句。

“主子,有些人都沒了好多年了,老主子,也養了他們的家人好多年。”

“那些沒了的人,他們家裡的子女,都長大成人,也能自力更生。”

“主子,您又給他們的子女,安排了,好的工作。”

“您看,以後是不是可以停了,那部分人家的補助。”

李子航放下賬本,半躺下去,揉著腦袋,想了想後說道。

“嗯.”

“不過,有困難的家庭,絕對不能停了補助。”

“那些老無所依,幼無所靠的家庭,絕對不能停。”

“一口吐沫一個釘,李家說過的話決不能放空炮。”

“既然當初答應過人家,那就一定要做到。”

“其他的,過年過節,適當的關懷一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