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家族密史(1 / 2)

十一祖這會臉色疑重的蹲在食案旁。

邊看邊喃喃自語道。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李子航看著陰晴不定的十一祖,也不敢上前問話。

過了良久十一祖這才緩過神來。

李子航看著已經恢複的十一祖,這才敢上前說話。

剛才,十一祖想心事的時候,自身的氣勢隨之變化。

說實話,那會李子航在旁邊,都被那股變幻莫測的氣勢給驚到。

李子航小心的問道。

“老祖宗,這張食案是不是隱藏了什麼大秘密?”

十一祖沒有理會他。

“給我搬張凳子來,再拿把匕首過來。”

李子航滿心疑問的去拿這些東西。

三分鐘後,坐在小板凳上的十一祖。

把食案反過來,拿著匕首小心翼翼的刮掉食案背麵裡的表麵漆。

然後對著李子航說道。

“王莽,字巨君。漢元帝皇後王政君之侄。”

廢孺子嬰,篡位稱帝,改國號為新,建年號為(始建國)。

“許多朝代及人士都認為,西漢亡於公元23年,並不認可王莽所建立的新朝”

“如果用這個年代的思想看他,那他估計是最早的共產主義者。”

“他進行了托古改製,下令變法。

王莽將全國土地改為“王田”,限製個人占有數量。

奴婢改稱“私屬”,均禁止買賣。

各家超出土地規定的,要把地分給九族或鄰裡,無田的人家按照一夫百畝的標準受田,違抗不遵者流放遠裔。

王莽又下詔推行五均六筦,以控製和壟斷工商業,增加國家稅收,並由國家經營鹽、鐵、酒、鑄錢、五均賒貸等五業,不許私人經營”

“由於他的一係列改革問題,觸動了當時社會所有人的利益。”

“而且他還因為一些事情,殺光自己所有兒子。”

“這也導致新朝失敗的原因。”

“晚年的王莽,知道自己大勢已去,改變不了結局,於是他生前,搜刮了士族和商人大量錢財,並存秘密基地。”

“然後想放慢腳步,徐徐圖之。”

“可那些人,並沒在給他機會。”

“他死後,被群眾分屍而食。其頭顱幾經周折,遭百姓各種糟踐。”

“他的頭顱也被晉蕙帝,收藏在武庫之中。”

“而這張食案,正是王莽在位期間,下令打造的食案家具之一。”

“王莽的頭顱被收藏在武庫裡後,也是擺放在這張食案之上。”

“晉蕙帝武庫之中,還收藏著孔聖人的鞋,漢高祖斬蛇劍。”

“後來一場大火,把武庫變成灰燼。”

“那些藏品也跟著消失不見。”

“按理說,這張食案絕對不可能出現在人間。”

“可這張食案,跟古籍中記載的一模一樣。”

“還有一點,據各種野史,和多個家族本記,記載。

王莽生前,把他藏財寶地點,製作了一個藏寶圖,藏在一個食案之中。”

“後來古人,想找王莽的寶藏。”

“最後線索全部聚集在這張食案中。”

“晉蕙帝知道消息後,也想著寶藏。”

“天意難違,剛得到消息的晉蕙帝來沒來的急,找武庫裡的食案。”

“當天武庫就發生大火~”

十一祖歎著氣,拿著匕首刮著漆。

“後來關於王莽寶藏一事,就再也沒了消息。”

“這些都是次要的,三代老祖,曾經為了研究血脈。”

“去過不少險地,還發掘出各種史前文明遺跡。”

“在三代老祖的一個筆記中,他曾在一個險地中,發現一個藏寶之地。”

“筆記中記載,那個險地中的寶藏跟王莽有關。”

“當時由於各種原因,再加上三代老祖,因為血脈後遺症發作,就沒詳細記錄那個藏寶之地。”

“隨後,雲遊四海的四代老祖,看到三代老祖留下的筆記,也跟著尋找這個王莽寶藏。”

“那位四代老祖留下自己各種筆記後。就一去不複返。”

“而他最後消失的地方,也是那個寶藏之地。”

“而這張食案,隱藏了寶藏之地的安全路線,跟對藏寶之地的詳細記載~”

李子航聽完後,內心久久不能平複。

隨著十一祖,把食案背麵的漆,全部刮掉。

食案背麵的木材上,金絲鑲嵌的古代地圖逐漸浮現。

李子航凝視著食案背麵的古代地圖,難以辨彆藏寶地的位置。

整張藏寶圖,山由金片裁剪而成,路則由兩條金絲彎曲鑲嵌。

河流亦是由數條波浪狀金絲鑲嵌於案板。

每座山上皆標有山名,河流與路線也標有

名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