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進局子(1 / 2)

平行時空。

1957年入夏。

一個悠閒的星期天早晨,李子航如獲大赦,終於能休息一天了。

他麻溜地起床,給自己做了一頓早餐。

還特意收拾了一番,精神抖擻地抱著他最近收來的幾件寶貝

景泰藍碗、光緒官窯的四爪龍碗。還有一個雍正小粉彩梅瓶。

這幾件古董可是他的心頭好,哪怕拿到琉璃廠賣掉,至少也能換來600塊錢。

李子航小心翼翼地用一塊花布把它們包好。

再層層疊疊地包上報紙,然後騎上韓大爺借給他的自行車,踏上了去教授家的路。

他一路上走路都戰戰兢兢的,生怕彆人碰到他心愛的寶貝。

見到熟人就按鈴鐺,仿佛在告訴他們:“我在前麵,彆撞到我!”他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他就這樣抱著他的寶貝,戰戰兢兢地去往教授家。

不能怪他啊~

這會這些老古董,真的是他的命根子,就指望它們過活了,

李子航,最近幾個月,努力地工作,翻譯外語文章、飯店打雜、外語補課,上街打邊鼓,學著破爛候,收古董,利用差價賺了一些錢,才攢下了買這筆古董的錢。

口袋裡再不入賬,他下半月要喝西北風了。

就飯店管的那兩頓飯,最多能保證他不餓死。其他的也彆想了。

教授離他住的也不算遠,不到五公裡路。

教授跟他住的地方都屬於南城區,“歪”胡同兒。

這片胡同,西起新修的前門東路,東至後改的祈年大街。

北到前三門一帶,南邊兒是兩廣路。

路過鮮魚口那塊,騎個自行車都不得不下車推著走,街道上,那場麵跟趕集似的。

還有評劇院,門口櫥窗裡的劇照讓人流連忘返。

路過一家四九城有名的澡堂子。

裡麵全是街坊四鄰,“毫無保留”的泡在池子裡談天說地,甭提多熱鬨了。

草廠和長巷一帶胡同的走向,形成了四九城極少見的有規則的扇形街巷。

如今的三裡河,河蜿蜒曲折、水穿街巷的南城味道!

這兩年,隨著三裡河綠化景觀完工,一個嶄新的三裡河亮相在四九城南城區。

那種暖暖深巷、依依炊煙的感覺依舊彌漫在這裡老街坊們身上。

一路上小心翼翼的總算到了,教授家。

李子航提著東西站在門口。

敲了敲門,沒一會,裡麵傳來一個女人聲。

“來了~”

隨著女人的開門,李子航也直接說明來意。

女人站在門口,看著李子航說道。

“小同誌,你看這麼不湊巧。我家那位最近出去做,學術交流了。”

“可能最少要半個月才能回來。”

李子航一聽這話,心裡瞬間失落了起來。

但是臉上依然保持原樣,客氣的跟教授媳婦道彆。

這會,他哪還能等半個月。

騎著車,先到琉璃廠。

賣一件東西再說,餓肚子的滋味他可不想再嘗試。

又是一路小心翼翼的來到,琉璃廠文物商店。

找到一家專門收瓷器的店。

進門就被認了出來。

裡麵的一個工作人員樂嗬的說道。

“呦嗬~”

“這不是航少爺嘛?”

“您這玩的哪出?”

那名工作人員,又上下打量了一眼李子航。

又接著說道。

“您這模樣,是在玩體驗生活了?”

李子航哪有心情跟他逗悶子。

“張哥,您彆拿我開涮了。把王師傅叫出來。”

“我這有件東西要出售。”

被李子航叫張哥的是,琉璃廠專做瓷器店的工作人員。

本名張一眼。以前沒合營前,是這家店打邊鼓的收貨的夥計。

後來混出名堂了,給自己改名叫一眼。意思就是他一眼認準的東西,絕對是寶貝。

“您這以往,都是跟搬家似的,從店裡往家裡買東西。”

“您還需要,出售東西?”

跟熟人做買賣,就這點不好。

廢話忒多,上門先不問東西。

八卦一圈才做買賣。

李子航無心扯皮。

“張哥,您再這樣,我扭頭就走。”

張一眼看見李子航要走的模樣,趕緊上前留人。

“小爺,你這麼急乾嘛。”

“您先坐會,我給您上壺茶,再上盤,點心您坐會。”

要不是李子航以前,是這家店鋪的大客戶。

店員絕對不會這樣招呼他。

沒一會,掌眼王師傅出來了。

坐在椅子上跟李子航閒聊起來。

茶也喝了,點心也吃了。

李子航這才把東西拿出來。

“王經理,您看這件,您給個價。”

說完就把其中一件光緒官窯,四爪龍碗給放到桌子上。

王經理隻是拿起碗看了兩眼,就放下了。

“小爺,您這眼力見,比我都不差。您拿來的東西,那還能有假。”

“您也是熟客,我也不跟小爺您玩虛的。”

“這個碗,最多給您三十五塊錢。”

李子航聽到這價錢,還算公道。

跟他心裡價格預期差不多。

“王叔,您給的價格合適。東西您收著。”

王經理看到李子航,花布包裡,還有兩件瓷器。

想看看是啥寶貝。對著李子航說道。

“小爺,您方便能不能,讓我看看,您剩下的兩件東西。”

李子航也沒廢話。直接把剩下兩件東西拿了出來。

隨著景泰藍碗、雍正小粉彩梅瓶,露出真麵目以後。

王經理看到東西,臉色瞬間變了。

不露聲色的看了一會後,才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