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時代印記(1 / 2)

八月中旬,糧食定量,物資票據時代正式來臨。

大人和小孩的定量還不一樣。沒有城市戶口的人,隻能買高價糧食。

所謂的高價糧食,就是從黑市上買。不用糧票。也不用糧本。隻認錢,但價錢高了糧店裡三成。

這個年代買什麼都要票。大到買自行車。不光要自行車票,還要工業票。

小到蔥票,副食品票。布票,肉票,棉花票。跟生活息息相關的所有物資都要票。

裝修物資的水泥票,木材票。磚票。油漆,膩子票。

洗澡的澡票,看電影的電影票,剃頭的理發票。

就一句話,沒有不要票的。

飯店,吃個帶葷腥的菜,都得肉票,糧食票,加上錢才能先付款,後上菜。

這年頭出門買東西,哪怕把自家孩子忘了,都不能忘帶各種票據和錢。

不然白跑一趟還會挨售貨員的罵。

定量糧,就是每家每戶憑本,按人頭。隻能買規定內有數量的糧食。粗糧細糧都有。隻限城市戶口。

還有一點值得說的,以前貪便宜,不肯把戶口遷到城裡的。還嫁到城裡的婦女。

想著占著農村戶口,每年分糧食的人。是沒有城市定量糧的。

遇到娘家好點的,村裡分糧還給她們送點,保證基礎物資。

遇到娘家不在乎她們死活的。彆說分糧食了,回娘家吃頓飯,都得看人眼色。

現在孩子都是跟母親的戶口所在地,上戶口的。

母親是農村戶口,孩子生下來隻能上農村戶口。

想上城市戶口,你得找人托關係。找的人還得關係夠硬。不然送禮都白搭,還浪費錢。

隔壁賈張氏一家,這下褶子了。當初賈張氏,為了貪圖秦淮茹,農村戶口分的那點糧食,硬是不肯讓秦淮茹戶口轉城裡來。

搞到現在,兩個孩子都是農村戶口。定向糧都吃不上,隻能買高價糧。

秦淮茹跟賈東旭,兩夫妻倆天天抱怨這事。

還好賈東旭工資不算低。高價糧還能吃的起。

隔壁院子裡住戶,生活水平一下子分出好幾個檔次。

一大爺,二大爺,鐵牛,傻柱是最富裕,小日子過得最滋潤的一夥人,

其次是許大茂家,水根家,還有兩戶人家。

再次點的是,秦淮茹家,聾老太太,三大爺家。

還有後院一戶孤兒寡母家,倆老人帶著三個孫子的幾戶人家。

李世柏和李世蘭那個小彆院不算。

他們要工作有工作,還是三職工,一高級職工,倆中級職工。

城市戶口。還有李家的幫襯,日子過得不能算普通老百姓了。

李家更不用說了,票據時代,隻是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彆的沒啥影響。

以前出門隻帶錢,現在還要多帶點票。

要問李子航家的票據哪來的。彆開玩笑了,大資本家!每年產業分紅,票據也是按同等級給的。

還有李子航父母的補貼金,錢雖說每年都捐出去了。可政府時不時的還上門慰問送些東西關懷他們。

彆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沒有票,拿著錢到黑市上買票據。要什麼樣的票都能買來。李家最不缺的就是錢。

還有老爺子恐怖的關係網。

所以票據時代的到來,隻給李家生活上買東西帶來了不便。其餘的沒什麼影響。

李子航中學課間休息。

“大傻,走買汽水冰棍去。這鬼天氣又悶又熱。”

大傻(紅星的外號,因為他老乾沒腦子的蠢事,李子航小團夥裡給他起的外號。)

“我說,少爺,您一張口就是冰棒汽水。錢呢~票呢~”

“現在買根針都要票,彆說您不知道。”

少爺(李子航的外號,因為出手大方,衣著打扮,個人氣質儒雅貴氣。他們這個小團夥叫習慣了,就沒改口。)

“嗬嗬,您既然叫我少爺,小爺我能缺您那點票。走起~”

芳華看著貧嘴的兩人,樂嗬的跟了上去。

“文藝少女,您彆跟上次一樣,看到老師來了自個跑了,剩我倆跟個大傻子一樣,在牆角等著被抓。”

文藝少女(芳華的綽號,因為她走的文藝風,被幾人調侃,叫順嘴了。)

“我說大傻,叫你大傻是一點沒錯。上次我咳嗽半天,你是一點沒聽見,還怪我跑了。”

“你自己買完東西,騎在牆頭上不下來。自己被抓怪誰。”

“人家少爺多機靈,直接冰棍往牆外一扔,口袋裡拿本書來,當做課間背誦課文。”

“你傻不愣登的,騎在牆頭看風景。不抓你抓誰。”

“我不管,這次要是被抓,叫家長。我跟你倆絕交。我老爹打人現在下死手了。小爺我真扛不住了。”

李子航笑嗬嗬的說:“沒事,你爹下次下死手打你,你就跑。我收留你。小爺養的起你。”

殊不知這一句玩笑話,沒過多長時間就變成現實。

現在上體育課,對練環節,沒人跟他組隊。

他有時出手,收不住力,或者習慣性的往要害上打,都弄傷幾個同學了。人家,家長告到學校領導辦公室了。

老爺子賠錢又道歉才擺平。

導致學校教官,有時忍不住手癢跟他切磋一下。

李子航為了在學校給教官保住麵子,克製住自己本能,出手攻擊要害的動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