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通房還行》全本免費閱讀
佛堂檀香嫋嫋,太夫人親手將那金銀繪花形方幾擦拭一番,擺上供物。
待今日的經文誦罷,嬤嬤扶起太夫人,笑著說:“這糕團做得好,同老奴印象中幾乎無差。”
太夫人眉梢微動,在一旁圈椅上坐下,飲了口熱茶,“怎麼,你也覺得我這做祖母的太苛刻?是那孩子自己說會做糕團,我才讓她試試的。”
嬤嬤含笑斟茶,她當年是太夫人的陪嫁丫鬟,陪著太夫人從吳郡來到玉京,多年不曾歸鄉,但嬤嬤知道太夫人仍惦記著那口家鄉小食。
聽聞那小阿玖是膳房出身,太夫人便隨口問了句“會做吳郡糕團麼”,沒想到阿玖還真應下了,而且一氣兒做了好幾種。
芝麻糕、白玉方糕、四色鬆糕、薄荷夾糕、桂花糖年糕,甚至考慮到太夫人常年供佛,還準備了一味從沒在市麵上見過的齋糕。
“自然不算苛刻。”嬤嬤道:“隻是老奴聽說阿玖熬到月上中天,才將糕團全蒸出來,真是有心了。”
說到這裡太夫人臉色變了,將茶盞重重一放,硬聲道:“你還說呢,糕團又不是頃刻間就要的,她不能放到今天慢慢做?還害得從韞等她!從韞病才剛好些,就跟著熬那麼晚,怕是要損傷元氣!”
“老奴倒是覺得這樁事不壞,換作從前,主君哪裡有耐心有體力等人呢。”
嬤嬤笑著繼續說:“而且主君出門時老奴特意瞧了,精神頭好著呢,臉色也不似從前那般白,叫人看著揪心,想來這病啊,要大好了。楊大夫也說可以著手給主君減藥,對了,大夫還誇阿玖的藥膳做得好,事半功倍呢。”
太夫人啐道:“你這老貨,莫非收了從韞什麼好處,淨幫那小丫頭說話!”
嬤嬤賠笑臉,將裝有桂花糖年糕的餐盤推到太夫人手邊,“您消消氣,嘗嘗味道可好?看看是花架子還是真有兩把刷子。”
“我從前愛甜,現在上年紀了,牙口也差了,哪裡吃得了這麼甜的。”太夫人口中嫌棄,卻還是投去眼神。
桂花香味濃鬱,叫人不注意都難。
年糕被切成方便入口的小塊,一個挨一個碼放整齊,好似玲瓏剔透的白玉棋子。拈一塊嘗嘗,是清新的薄甜,回味又有桂花特殊的香氣。
太夫人不通廚藝,卻能品出這份桂花糖年糕裡香油和蔗糖的量都減少了,可是這並沒有影響口味。
她端起盤子在光線下瞅了眼。
原來年糕上灑著的不隻有曬乾的桂花,還淋了琥珀色花蜜,澄亮亮的,既豐富口感,又轉移了甜膩。
太夫人一口咽下猶未滿足,擇了塊芝麻糕品嘗。
黏糯的糕體柔軟卻不粘手,夾餡清淡,口味不輸外麵的點心坊。
“咳。”一下子吃了好幾塊,太夫人自覺這威嚴的架子端不住,遂低頭飲茶,半晌後長出一口清甜氣,慢悠悠道:“做得是還行。”
嬤嬤憋不住要笑,又聽太夫人說:“隻是不知道從韞心裡怎麼想的,昨日我同他說等開了年擇個好日子,把妾禮過了,他卻不願。”
嬤嬤心思轉了轉,扶太夫人起來走動,上了年紀吃糕點生怕不克化。
“主君打小就是個有主意的,想必要等身子好些再看,您啊不用著急,您是家裡的大長輩,主君又孝順,屆時定然會問問您的意思。”
太夫人聽著心裡很是熨帖。
兩人到院子裡慢慢踱步。太夫人問:“你方才說看從韞出門,是去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