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午時。
天色陰沉,風卷殘葉,四周灰蒙蒙一片。
從高苑縣到濟南府,定王一行走了二百多裡,終於看到濟南的高大城牆。
定王帶住韁繩,立在城外一個高坡上,身上的青衫隨風拂動。濟南城就在眼前。
抬眼眺望,城牆上光禿禿的,城樓、箭樓、角樓和女牆,在崇禎十二年被韃子毀壞,還沒有修複。通往曆山門的大路兩邊,都是殘垣斷壁,完整的民房所剩無幾,路上行人寥寥無幾。
從京師到山海關,再從定州到山東。濟南是定王所見的第二大城,卻破敗如此。
窺一斑而知全豹。他仿佛看見大明的日月山河在流血,在哭泣,在等待著去拯救。
定王久久不語,時間好似凝固了一般。
許久,熊文舉催馬上前,“殿下,前麵就是濟南城,要不要先進城,找地方歇息歇息。”
定王神色有些凝重,“未經通報就進城,恐有不恭。今日暫且住在城外,待明日通報後,再進城不晚。”
說罷調轉馬頭,向城南而去。
在定王眺望濟南城之時,城上也有一夥人在盯著定王。濟南城的城樓雖然毀壞,但是翁城完好無損。翁城城牆上,數百名兵士正在待命。
見定王一行突然撥轉馬頭離去,便有一人從城牆上匆忙離去,徑直奔向都司衙門。不一會,掌印都司蘇邦政匆匆出門,來到德王府。
此刻,李公公和謝陛正在值房中喝茶,等候佳音。小太監前來稟報:“都司蘇大人求見。”
李公公趕緊道:“快請。”
不一會,蘇邦政步履匆匆,滿頭大汗進了值房。謝陛站起身來相迎,“蘇大人,是不是大事已成?”
蘇邦政沒有理會謝陛,而是對著李公公焦急道:“李公公,事情不妙啊。”
李公公道:“蘇大人,莫慌。喝口茶,慢慢說。”語氣裡竟然沒有一絲慌亂。
蘇邦政,端起桌子上的茶,就大口喝了起來。“剛才王千戶來報,那個定王到了濟南城下,向城樓注視良久,而後轉身離去了。”
“去哪兒了?”
“尚且不知,王千戶已經派人打探了。”
“為什麼會這樣,是走漏風聲了?”謝陛問道。
“不會,今日去的人,都是靠得住的,萬不會走漏風聲。”
“那是不是他們看見城牆上埋伏的兵丁?”謝陛繼續問道。
“那就未可知了。”
李公公不慌不忙,“現在有沒有泄露,已經不打緊。蘇大人,你隻需做好兩件事即可。一件事,多派一些人去城外探查,看他們去哪裡了。第二件,立即關閉濟南四個城門,斷絕城裡與城外的聯係。”
“這個,這個嘛,尚未到時辰就關閉城門,總要有個由頭才好。”蘇邦政有些猶豫。
在明代,黎明開城門,日暮閉城門。非敵襲、變亂等特殊情況,不提前關閉城門。
“蘇大人,做大事者,最忌猶猶豫豫,拖泥帶水。咱家給你個由頭。昨夜,有一夥江洋大盜潛入王府,盜走了禦賜珍寶。現命都司衙門和濟南府立即偵辦。”李公公冷冷說完,一拂袖子,出門而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