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反客為主(2 / 2)

竇誌忠憨笑道:“獻縣有官道,又臨近運河。我們走到這裡時,看到好多人從這裡南逃,有當官的,也有經商的。就想著擄些財物,為以後起事做些準備。”

“你們還要起事?”

“當然要起事,我們要把吳三桂殺死,把韃子殺儘,為穀將軍報仇。”還沒有等竇誌忠言語,眾人搶著回答。

“那劫我們是為何?”

“我們商議著,起兵光靠我們武人不行,還要有些文人幫襯謀劃。昨日探子來報,說一個讀書人帶著小孩和幾個家丁,闖進莊子。就想著留下你們。沒想到大水衝了龍王廟,抓了自己人。”

竇誌忠嘿嘿一笑,又道:“大人,你是怎麼到這裡的?”

毛大刀還不敢全盤托出,隻是半遮半掩說了一些,“定州之戰失利後,皇上西撤,我們沒有跟上,後來又有兄弟墜馬受傷,耽擱了行程,隻好南下另想出路。”

“與將軍一起的那個讀書人是誰?”那個叫陳虎的問道。

“他是前明進士,在路上相遇,相約一起南下共謀大事。”

竇誌忠有點興奮:“那大人留下來吧,我們一起起事,你坐第一把交椅。”

毛大刀略一思慮:“一同起事可以,隻是……”

“大人,有啥想頭都說出來,不妨事。”

毛大刀繼續道:“隻是這個地方不行,單靠我們也不行。此地離京城太近,韃子騎兵轉瞬即到。我們幾個勢單力孤,難以成事。”

“去山西如何?與皇上會合。”

“皇上新敗,山西很難守住。況且韃子和吳三桂咬在皇上屁股後麵,我們如何與皇上會合?”

“那依大人該怎樣?”陳虎道。

“南下山東,山東還有大順軍人馬,與他們會合一起。還有就是要樹杆大旗。”毛大刀道。

“什麼大旗?”

“我家公子說,山東有前明幾位親王。”

“我們逼死了皇帝,又殺了那麼多前明親王,他們能容下我們?”一個頭目憂心道。

“大敵當前,一定能找到放下嫌隙,同心禦敵的明主。”

竇誌忠想了想:“可否請公子前來一敘。”

毛大刀見時機成熟,拱手道:“我去請公子。”

竇誌忠道:“將軍稍等。將軍剛才說有人受傷,我這裡正好有個大夫,也是從京師南逃的,前幾日給我和兄弟療傷,醫術甚好。”然後對陳虎道:“去請烏先生看病。”

毛大刀和陳虎拱手離去。

一頓飯的功夫,毛大刀陪著幾個人回到正廳。

竇誌忠見張家玉舉止文雅,相貌堂堂,應該就是毛大刀口裡說的公子了,就引著張家玉坐首位。

哪知張家玉停步不前,讓那個十多歲的孩子坐在那張椅子上。

就在竇誌忠傻愣愣地看著幾人的時候,毛大刀急切道:“這位是大明皇三子定王殿下,竇將軍快快行禮。”

原來,毛大刀回到糧倉,向眾人說了情況。定王力排眾議,不僅要來與竇誌忠相見,而且要亮明身份。

定王仔細思慮過:“竇誌忠雖然不了解,但他那盜康熙皇帝禦馬的兒子竇爾墩,可是後世筆記、京劇舞台上的俠義英雄。他的故事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美名傳了數百年。有其子必有其父!英雄的父親必定是好漢,必須收於麾下。隻是這樣一來,世間少了一位義俠。”

竇誌忠見毛大刀這樣說,與眾人一起跪地磕頭:“參見定王殿下。”

定王見竇誌忠身材魁梧,皮膚黝黑,麵目忠厚,心中大喜,忙道:“竇將軍免禮。”

眾人引薦寒暄一番後,竇誌忠又垂頭拱手道:“昨夜不知是殿下到來,屬下有眼無珠,多有得罪,還請殿下責罰。”

“竇將軍,無知者無罪。我聽毛將軍說,將軍欲起事報仇?”

“是的,殿下。”

定王道:“韃子入關,生靈塗炭。忠義之士當揭竿而起,同心討伐。孤欲往山東謀事,將軍可願襄助?”

“這”,竇誌忠見定王年少,心中有些猶豫,“殿下大義,自當以死效命。隻是,往日官府把我們當賊寇,我們亦當官府為仇敵,猶如水火,恐難相容。”

定王沒有回答,轉頭看向張家玉,“先生以為如何?”

張家玉見眼下受製於人,竇誌忠也是忠厚之輩,定王又有收服之意,便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昔日之爭,乃是家仇。韃子犯境,乃是國恨。值此危難之際,我等當放下家仇,共赴國難。況且,闖軍兄弟行事,乃各為其主。各位若忠心輔佐定王,我等當視若袍澤,共圖大事。”

定王點頭稱讚,向竇誌忠道:“張先生之言,就是我的心意。韃子軍力強悍。打韃子,光靠官軍還不夠,還需要闖軍協助,還要編練新軍。闖軍兄弟不論以前做過什麼,都是聽命行事。隻要誠意襄助,同心對外,孤定當放下嫌隙,不計過往。”

竇誌忠心想,定王雖長在深宮,卻少年老成,很有見識。轉頭問道:“幾位兄弟意下如何?”

幾人回答:“但憑竇將軍吩咐。”

竇誌忠點頭,而後一起跪地,俯首叩拜:“唯殿下馬首是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