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 8 章(2 / 2)

駕鶴乘鸞 燃楚竹 2762 字 2024-05-29

提盒的最下方有厚厚一層木底座,能夠有效防止盒箱內的東西受潮。

“這還是三叔去山上砍了杉木,三弟妹動手做的。咱們涯州濕熱,糖特彆容易受潮,這提盒的設計能防潮。”小唐氏打開了提盒的箱蓋,把三種成色的蔗糖,依次放了進去,“村裡大部分熬糖的莊戶,還是竹籃上蓋著麻布裝著糖去賣。聽說,這種提盒很多趕考的讀書人都用呢。鄉紳士族出門踏青郊遊,小廝們也會提著昂貴上等的梨花木、紫檀木、雞翅木提盒跟在後頭。”

楚鸞輕撫著桐油拋光過的提盒,讚歎道:“三叔母好厲害。”

這匠人手藝,也是個奇女子了。

木匠一般是不會把本事傳給女兒的,三叔母能學會,說明娘家也非迂腐頑固不化。

“可不,用她做的這個提盒裝著黑砂糖去集上買,都比同行好賣些。”

小唐氏很愛惜這個盒子,“去趕廟會的買家挑剔著呢,糖但凡有一點兒受潮結塊兒,都不樂意要。”

楚鸞心下思忖:純淨的白砂糖倒是不會結塊兒,不生細菌,能儲存很久很久,它還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在華夏國內限購登記。

但,慮著自己做出來的白糖不夠純,尚有稍許雜質,她也不敢把弓拉滿說出引人誤會的話。

午膳後歇晌,等日頭沒那麼毒了,小唐氏就帶著楚鸞趕廟會去了。

娘娘廟本名善興寺。

因其大雄寶殿後麵供奉著的送子娘娘觀音殿特彆靈驗,所以附近的幾個村鎮都親切地稱之位娘娘廟。

娘娘廟香火鼎盛,又有十方檀越[1]錢糧供養。廟裡的和尚們無須耕種,無須服徭役,念念經敲敲木魚日子過得好不逍遙快活。

寺山門下有一條熱鬨的街市,林立著諸多商鋪,也有擺攤兒的農民小生意人。

廟會人煙稠密,街巷似被擠炸了一般。

小唐氏一手抓著提盒一手緊緊拉著楚鸞,唯恐孩子走丟碰上人牙子。她在西街入口五十米處一個拐角處,尋了個窄空位,開始擺地攤。

“市金十文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