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1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584 字 2024-07-16

李隆基親自來到大同殿外迎接楊玉環入宮的車駕。

瓊樓玉宇前,車馬停下。

“妾身不該頂撞聖人,還望聖人恕罪!”

楊玉環從馬車上下來後,向李隆基一拜。

“叫我三郎,如當初一般!”

李隆基趕緊上前將楊玉環扶起,見楊玉環不如之前有神采,他心疼壞了。

是以,楊玉環與李隆基和好如初。

李隆基立刻讓內侍省準備美酒佳肴,送到宋國公府上,作為李瑄的賞賜。

王公雖然心裡遺憾,但該巴結還得巴結。

失去權力的貴族太多了,之前有落魄貴族巴結諸楊得到官職,投機取巧者自然會越來越多。

這就是風氣。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

“七兄,給玉瑩講故事嘛!”

五日後,李瑄正準備外出,李玉瑩帶著十幾個小娘子,纏著李瑄講故事。

李瑄這幾天,除了陪家人外,還去尋找老朋友王維敘舊。

在長安,李瑄隻有王維一個詩人朋友。其他詩人李瑄不熟,也沒時間結交。

王維現在幾乎是半隱半官,時時跑去藍田,經營輞川彆業,也不上早朝。

李隆基隻需要王維處於入仕的狀態即可。

甚至還會慢慢給王維升官!

這就是文壇領袖的魅力!

當年張說能再次拜相,張九齡拜中書令,文壇領袖絕對是加分項。

李瑄也被李隆基召入興慶宮兩次,與李隆基玩樂。

時間差不多了,最近這幾天,李瑄準備向李隆基告辭。

見李玉瑩帶著一眾小娘子纏著他,李瑄也沒有拒絕,繼續給她們講起《西遊記》的故事。

他的侄子、侄女聽說七叔父要講猴子的故事,立刻跑過來聽。

婢女霜兒和其他閒著的奴婢也在一旁,全神貫注。

“上回說到,孫悟空被玉皇大帝任命為齊天大聖,讓他管理蟠桃園……”

“離恨天兜率宮內,孫悟空被太上老君投入滿是火焰的八卦爐中,那看火的童子,不斷地對著八卦爐扇火……”

講到關鍵時刻,李瑄口乾舌燥,不想講了,他再次賣了個關子:“預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李瑄前世當然背不出西遊記,但西遊記是華夏人都耳熟能詳的故事,李瑄能用通俗的話語,將西遊記大差不差地講出來。

當然,他害怕內容傳出去,就對西遊記做一些改動。

比如太上老君,是李唐的“至高神”。李瑄就將太上老君定義為開天辟地的存在,法力無邊。

李玉瑩哪聽過這樣的故事啊,自李瑄開講,她就欲罷不能。

她腦海中對新奇的世界,無儘浮想,充滿期待。

她不知《西遊記》是何意,但孫悟空這個猴子所做的一切,都能調動她的情緒。

她為猴子被混世魔王欺負的時候而憂心,因猴子拜神仙學藝而喜悅,希望猴子能學到本領,報仇雪恨。

不負眾望,孫悟空果然學到七十二變,長生不死,當上了美猴王。

再後來陰曹地府勾生死簿,東海龍宮得到金箍棒,每一個情節都讓她浮想翩翩。

李玉瑩乾一件事情從未有這麼精神過。

而孫悟空入天庭,從弼馬溫,到偷吃仙桃、金丹,最後大鬨天宮,與二郎神爭鬥,最後被他們老祖宗用一個圈子輕鬆降伏。

這樣的劇情扣人心弦。

不僅僅是李玉瑩,其他小娘子也一臉崇拜地看著李瑄,這是她們的如意郎君啊!

她們心被牽動,但是突然就沒了,一時間難過。

李瑄的小侄子還拿一個棍子,問李瑄金箍棒是不是這樣。

“七兄,孫悟空入八卦爐中,最後怎麼了……你快告訴玉瑩啊……”

李玉瑩拉著的衣袖搖搖晃晃。

“叔父,快告訴我猴子會不會被燒死。”侄兒李鼎同樣抓住李瑄焦急地問。

其他小侄女,侄子,也吩咐圍著李瑄讓李瑄繼續。

也就李瑄的親人敢這樣,其他小娘子隻能眼巴巴看著。

“下次,故事哪能一日講完呢。”

李瑄果斷拒絕,不願多講。

那麼長的故事,他哪能講完呢。

見李瑄不講,李玉瑩也沒辦法,希望明天七兄會繼續講。

她想著孫悟空不會被八卦爐燒死吧,七兄之前說孫悟空被天雷、地火、贔風連續回攻擊,孫悟空都完好無缺。

李玉瑩和小娘子們,帶著遺憾,苦不堪言。

完後,李瑄帶著親衛,準備前往西市。

金吾衛則派遣上百名甲士護衛,他們害怕有人行刺李瑄。

這是李隆基吩咐的。

李林甫出行,就有金吾衛護衛,

李林甫是仇家太多,李瑄仇家也多,但兩人的仇家不是一個性質。

“七兄,買東西為什麼不去東市,而來西市?”

在路上,李玉瑩好奇地問。

聽李瑄要來西市,李玉瑩告彆朋友,和霜兒一起跟過來。

這次沒有騎馬,同坐一輛馬車。

“東市的物品,沒有西市繁多。”

李瑄笑著說道。

長安城的一百零八坊,對應一百零八個星宿,它們的分布與人口居住區域、等級和貿易市場有。

由於皇城位於長安城北部,興慶宮位於長安城東部,所以王公權貴及文官官吏大多居住在東側,這也使長安城東側的東市成為一個高檔的貿易市場。

裡麵除了基礎貨物外,還有最精美,最如奇特之物,供王公貴族所需,遣樂。

且東市對商販的數量,有嚴格的限製。

長安西側有西市。百國胡商,大唐五湖四海的商人也會到此,裡麵的商品數以萬計,應有儘有。且商人沒有過多限製,所以西市又被稱為“金市”。

因此長安內住宅分布呈“東貴西富”、“南虛北實”的特征。

這個“富”,不一定是褒義詞。

商人雲集,這也是李瑄來到西市的原因。

“可她們說西市很亂!”

李玉瑩耳濡目染,她們去的地方,要麼是東市,要麼是明確的諸坊,從未來過西市。

“東西多,人多,就會顯得嘈雜,無可厚非!”

李瑄知道西市有各種各樣的胡人,加上西市的官吏在管理上更困難,肯定不如在興慶宮旁的東市。

貴族不喜歡西市,特彆是貴族女子,基本不會去西市。

李玉瑩就不再多問了,既然七兄喜歡,她也想過去見識一下。

金吾甲士開道入西市,引起西市的驚訝。

因為平時從未有這種情況,多是有巡邏的金吾衛,而非甲士護衛一輛馬車。

周邊還有黑衣人攜劍守護。

這明顯是達官貴人。

李瑄帶著李玉瑩和霜兒下車後,引起西市震動。

“好英俊!他是何人?你們為何這副表情。”

有一名商人不認識李瑄的人,向周圍的人詢問。

看周圍人的表情,這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難道是大唐的皇子嗎?

“李將軍你都不知道嗎?我大唐的楚國公,是三十萬邊軍的統帥。古代的英雄都無法比較。”

周圍有人回複。

在長安,可以不知道太子是誰,但不會沒聽過李將軍的名聲。

英雄事跡傳開後,兩次過朱雀大街,讓李瑄的名字婦孺皆知。

“原來他就是傳說中的李將軍,之前不在長安,未曾得見。李將軍的名聲,也已經傳遍江南。”

那商人恍然。

李將軍果然如傳言那樣英武不凡。

“又能見到李將軍,今天不虛此行。”

有少年見李瑄,非常高興。

現在的李瑄就是少年人心中的標杆。

傳言李瑄以前有輕俠之風,還在青樓打過架呢。懲治豪強、剿滅海賊、千裡奔襲拯救婦孺等事件和輕生重義的俠義理念十分相似。

再加上李瑄年少擁兵三十萬,又是大詩人,寫出波瀾壯闊的邊塞詩,在少年心中簡直完美。

至於更深層次的政鬥,少年們不會去關心。

周圍的胡商,也很快得知李瑄的身份。

大部分西域小國家都沒有三十萬人,李瑄掌握三十萬兵馬,讓這些胡商戰栗。

據說李瑄是萬人敵,看身影樣貌有所懷疑,但功績就已經說明一切。

所有胡人都敬佩李瑄,但他們知道自己無法接觸李瑄這樣的大人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