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445 字 2024-07-16

他隻是一個小小的誘餌,就讓盛玉亮上當咬上去。

這明顯是被欲望蒙蔽雙眼。

隻要李隆基的詔書到達,李瑄必然將盛玉亮砍死在這河西走廊。

“李瑄,彆得意,你殺死這麼多豪強。你遲早會死在這上麵。”

他知道李瑄的話有理,但他不願意承認,咬牙說道。

盛玉亮想到這些,心中才有一絲慰籍。

即便他看不到了,他也可以幻想李瑄會死亡在他身後,黃泉之中,大家同為新鬼拚搏,他不會再輸李瑄。

“那就不勞你操心。”

李瑄心中早已有規劃,去對付豪強的辦法。

“若論罪,你罪當誅。是你自己招供,還是我們幫你招供。”

李瑄又向盛玉亮說道,目光淩厲地看著他。

“我要見聖人,否則我什麼都不會說。”

盛玉亮脖子一揚。

“聖人你是見不到了,大唐的刑法加在你的身上,看你是否還嘴硬。顏判官,他也交給你了!”

李瑄指著盛玉亮,向顏真卿說道。

盛玉亮膽小怕死,李瑄不信他能遭受到刑法。

彆看他現在這麼硬,與刑具碰麵,一定會變軟。

在這山高皇帝遠的邊疆,隨便對他施以酷刑。

“遵命!屬下一定讓他一五一十地將交所有罪過交待。”

顏真卿領命。

李瑄一揮手,盛玉亮被帶下去。

他的腿都軟了,還是被神策衛拖著離開。

當天夜晚,這昔日權貴的莊園中,舉辦一次盛宴。

軍士可以儘情地享用肉食、蔬菜、瓜果……

那些婦女們,終於知道營救她們的,是河隴的元帥,整個河隴最有權勢的人。

也是大唐少有的開國公。

有許多婦女被擄走之前,就聽過李瑄的英雄事跡。

她們也完全放開戒備,對李瑄感激不儘。

很多事情,都是以小見大。

李瑄以元帥之身,營救被擄走婦女的事傳出後,一定會在民間贏得極大的讚譽。

甚至還會形成故事,廣為流傳。

在宴會結束後,顏真卿連夜審訊豪強子弟的身份。

確定是哪些家族參與後,立刻將消息傳回去,讓玉門軍去抓人。

翌日,李瑄將河西推官留下,讓他處理莊園後事。

哪些耕地不能荒廢,暫時交給周圍鄉裡的百姓耕種,果園也交給他們打理。

和範昌海奪劍不同,這次敦煌的太守、彆駕、長史、主簿、敦煌縣令、縣尉、縣丞,都被逮捕。

敦煌郡的框架倒塌,需要重新搭建。

好在李瑄讓軍隊接管敦煌城,使敦煌沒有動亂發生。

李瑄率領親衛,讓婦女坐在馬上,押送俘虜,原路返回。

回去的時候慢,隔了一夜,才回到敦煌城。

此時已經是正午!

“從東門入城!”

明明是從南門入城更近,李瑄卻下令繞到東門。

親衛不問緣由,前行者繞行正東。

李瑄想著,如果東門的老者還在,讓他看看自己的孫女在不在。

如果不在,就隻能節哀了!

一行騎兵,押送著上百名粟特賊商、五百名奴仆、上百名豪強子弟、三百名郡兵俘虜,還有三十三名騎在馬上的婦女,五十餘名婢女。

隊伍不可謂不大。

一路上,還有人嘗試在夜間逃跑。

但被抓回來後,直接斬首,震懾其他。

而敦煌城這兩天也十分緊張。

隨處可見的軍士,搜查更為嚴格。

百姓們發現,平時那些官老爺們不見了,連作威作福的大族,都被官兵押送著離開。

高門大第,一夜破落。

百姓們雖心裡覺得暢快,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皆不敢妄言。

“鐺鐺鐺……”

就在這時,二十幾名騎兵進城。

“鄉親們,為禍的外國賊商,皆已伏法,李帥解救有三十三名敦煌郡的良家婦女。半年內家中丟失妻子、女兒的鄉親,到城東門確認!”

這些騎兵拿著鑼,在坊間敲奏。

鐺鐺的鑼聲,很快就吸引全城百名。

他們聽到了什麼?

賊商已伏法?

這個驚天喜訊,讓一些丟失女兒的百姓熱淚盈眶,連家門都忘關,向東城飛奔。

沒有丟失妻女的人,也紛紛出城觀看。

因為賊商,讓城中的婦女不敢出城,哪怕是去城外的河邊洗衣服,也提心吊膽,生怕被“神出鬼沒”的賊商擄走。

一提起賊商,敦煌百姓們咬牙切齒。

連城中的胡商聽到這個消息也坐不住。

因為他們知道大唐要抓的賊商,就是經常倚仗人多,在羅布泊荒原殺人越貨的惡霸。

玉門關、陽關外沙漠上的皚皚白骨,大部分都是這些人製造。

商人的世界是殘酷的,一支十幾人的商隊和一支上百人的商隊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上相遇。

隻要有一點歹心,沙漠中就會埋下十幾具白骨,神不知鬼不覺。

在沒有法律的約束下,道德不堪一擊。

於是,許多商隊組成的商盟出現。

人少的商隊,往往不會獨自出陽關、玉門關,積累同族、或者熟識的商隊,相約一起,通過荒原沙漠。

隻要有數百人,邪惡商隊哪怕有同樣的人數,也不敢硬拚,得不償失。

一時間,敦煌城萬人空巷,彙聚在東門前。

一刻鐘後,李瑄率領大軍出現在東門。

之前等待孫女的老者看到這麼大的陣仗,立刻拄著拐杖站起來。

他左張右望,又緩緩靠近。

而神策衛、玉門軍騎兵也在李瑄的示意中停下,在護城河外的廣闊地擺開。

那些家在敦煌城的良家婦女,下馬靠前。

眼看是自己的家,但想到自己所受的侮辱,有些近鄉情怯。

好在唐代不像後來一樣。

當這些婦女上前的時候,東門老人一眼看到他日日夜夜思念的孫女。

兒死於兵,兒媳亡於病,他和孫女相依為命。

他還想著將來看到孫女出嫁,就能瞑目。

但孫女在一次東門外出後,再也不歸。他痛心疾首,本來還算可以的身子,需要拐杖相靠,田地也荒蕪了。

再次看到孫女後,他確定不是夢。

顫顫巍巍地走過去,老淚縱橫。

“阿翁……”

李瑄最先問話的清秀少女也輕喊一聲撲過去……

還有二十來名丈夫、父親,看到自己妻子和女兒。

生離死彆,感情流露。

其他一些非敦煌城的婦女,她們會被送回家鄉。

難免也會讓一些人悲痛。

賊商被捉了,而他們的妻女未歸,代表以後不可能歸來了。

“傳聞李將軍是愛民如子的英雄,以前我還不信,現在是我無知了。以尊貴之軀,行這樣的事情,也隻有他了。”

“官府年年抓賊,卻不如李將軍來敦煌幾日。”

“這是真正的大英雄!”

“如果我兒子長大了,就讓他到李將軍的帳下從軍,即便戰死,又有何恨?”

“看來城中的豪強,也是李將軍所抓,以後我們敦煌百姓有好日子了。”

“李將軍雪滿弓刀,生撕虎豹,力托城門,斬將搴旗,一定是神仙轉世,他是為民除害而來……”

周圍的百姓,議論紛紛。

他們無不敬服李瑄,甚至還將李瑄比作神仙轉世。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