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4621 字 2024-07-16

李瑄長槍一動,將副將長刀震飛。

赤手空拳的副將還在懵逼中,就被李瑄掐住脖頸,高高舉起。

“嗚嗚……”

副將麵色通紅,雙腿亂蹬,隨時會斷氣一樣。

李瑄一手舉著副將,一手提著鐵槍,來到城牆上控製千斤閘起落的絞盤前。

幾名吐蕃士兵看到這種情形,哪還敢動,紛紛鬆手逃跑。

還未開三分之一的千斤閘門,又緩緩地往下放。

眼看就要入城的吐蕃步兵,被堵門前。

城牆下的樹敦城主將氣得破口大罵!

“嘭!”

李瑄將吐蕃副將從城牆上丟下去。

此時,吐蕃副將已經沒有氣息,這屍體恰恰掉落在吐蕃主將麵前。

看到副將的屍體後,樹敦城的主將和所有吐蕃士兵心中一寒。

“走……突圍到南門入城,一定要清剿城中的唐軍。”

此時樹敦城主將暗罵副將是廢物,這能讓唐軍進入城中?

那夥騎兵太精銳了,主將怕城中的一千守軍堅持不住。

唐軍弩兵的殺戮還在繼續,他們有的重新用起強弩,在射殺亂跑的吐蕃士兵。

與此同時,數千唐軍輕騎率先來到洪濟橋。

他們聽說樹敦城正在戰鬥後,立刻渡過洪濟橋,向樹敦城支援而來。

一騎接著一騎從橋上通過。

不一會兒,就有數百起趕到樹敦城,幫助弩兵獵殺吐蕃的潰兵。

看到輕騎到來後,李瑄覺得大勢已定。

他讓親衛將樹敦城西城門的千斤閘門升起來,放唐軍輕騎入城。

另一邊,樹敦城主將好不容易跑到南門,卻見南城牆大門緊閉,城牆上連一個士兵都沒有,怎麼叫喊都沒有用。

他隻能帶著殘兵敗將再繞,準備去東城門。

但他還沒有到東城門,唐軍輕騎就追過來。

手持橫刀的唐軍輕騎左劈右砍,借助戰馬的力量,輕鬆斬殺吐蕃士兵。

“我投降!”

見勝利無望後,這位沒廬家的將領沒有慷慨赴死,而是跪地投降。

之前的豪言壯語,就當開個玩笑。

輕騎郎將覺得此人身份不一般,將將他綁起來。

樹敦城中,在唐軍輕騎突入後,活著的兵馬不敢再戰,皆跪地求饒。

那些輔助人員、工匠、雜役、奴隸,更是不敢有絲毫反抗。

吐蕃的旗幟,在樹敦城倒下。

大唐的旗幟緩緩升起……

過了半個時辰,唐軍的精騎、重甲步兵、陌刀軍,也聚集在洪濟橋。

李瑄下令陌刀將,重甲步兵,強弩兵,迅速渡過洪濟橋。

其餘重騎、精騎、輕騎,留在橋的另外一邊,除巡邏輕騎外,其他埋鍋造飯修整一番,為戰馬喂食草料。

……

百穀城。

此以豐倉小麥、青稞等糧食而得名,僅次於沒廬窮桑倭兒芒的吐蕃大論論悉頰藏正在此城中。

他早就收到大批唐軍入境的消息。

“他們怎麼會去洪濟橋呢?為什麼不提前告知,讓樹敦城把手好洪濟橋?”

論悉頰藏此刻非常憤怒,突然告訴他唐軍要突襲洪濟橋。

他連傳令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則責怪那些人沒有去通知洪濟橋。

唐軍行進的速度那麼快,就這百裡之間,應該各方各麵都通知到位,防守到位。

“回大論,唐軍一人雙馬、三馬、甚至四馬,我懷疑他們沒有攜帶什麼糧食物資,全靠以劫掠糧食為主。所以才會行進這麼快。”

“現在隻希望沒廬將軍能洞悉唐軍的意圖,扼製洪濟橋。將唐軍堵在九曲。我軍調遣吐穀渾、白蘭羌騎兵,配合步兵將他們圍殲。”

百穀城的守將向論悉頰藏說道。

“使九曲除守城者外的所有步兵、騎兵,迅速到洪濟橋集結。”

“再下達一道命令,讓白蘭羌和九曲吐穀渾迅速召集青壯,敢貽誤軍機,必狠狠地懲罰他們。”

論悉頰藏下達命令道。

“遵命!”

吐蕃傳令兵再出去催促。

之前論悉頰藏已經連著下達兩道命令。

“大論,唐軍的雙馬騎兵,一定是精銳中的精銳。讓那些吐穀渾、白蘭羌去抗衡,不一定頂得住。我們當通知沒廬大論,最好調派兩萬騎兵入九曲。因為我們不知道唐軍是否有其他手段。”

百穀城守將向論悉頰藏建議道。

“哪有騎兵可調?我們的所有騎兵,都在青海戰場上,與李瑄的三萬騎角逐。你想讓那囊將軍用三萬抵抗李瑄的三萬虎狼之師嗎?”

論悉頰藏瞪了百穀城守將一眼。

他們打心底認為,同樣數量,很難戰勝李瑄,隻能以倍勝。

百穀城守將不敢再說話,他總覺得唐軍不止這近兩萬騎入境。

“報……啟稟大論,有一名自稱樹敦城的士兵,劃著羊皮筏過河告訴探馬說樹敦城失守,唐軍已占領樹敦城和洪濟橋。”

傳令兵戴著十萬火急的令旗,闖入大堂向論悉頰藏稟告。

聽到這句話,論悉頰藏眼睛瞪大,猛然從榻上站起身。

整個大堂空氣凝固。

少頃,論悉頰藏又重重坐回榻上。

“啪啪啪……”

“樹敦城有鎧甲之堅,兵刃之利,城池高大。唐軍又是騎兵,不會攜帶重型攻城器械,頂多就是攻城梯。他怎麼敢在這麼短的時間,將樹敦城丟棄,他不知道樹敦城對吐蕃意味著什麼嗎?”

論悉頰藏像是爆發了一樣,連著拍三下床榻,大吼一聲。

洪濟橋丟了就算了,怎麼能連樹敦城都丟掉?

“如果他活著,即便他是沒廬家的人,我也要將他腦袋砍下來!”

論悉頰藏又狠狠地說道。

“報……”

“啟稟大論,有一萬多名唐軍步兵,兩千名唐軍騎兵進入九曲,他們攜帶許多戰車,裡麵似乎還有投石兵這樣的大型攻城器械……”

又有傳令兵舉旗進入大堂。

壞消息接踵而來,讓論悉頰藏捂著胸口。

這一刻,他確定以及肯定,唐軍是衝著九曲來的。

現樹敦城已失,如果宛秀城、大莫門城、百穀城、黑峽川等城池、據點失守,那整個九曲就要易主。

九曲可是吐蕃經營多年的精華地帶,牧場、屯田,甚至可以將糧食、牛羊運一部分回邏些城,不容有失。

“通知沒廬大論,如有可能,回援九曲!”

論悉頰藏吩咐傳令兵乘牛皮筏過黃河,請沒廬窮桑倭兒芒調配一部分士兵回防,哪怕隻是步兵。

唐軍的胃口太大了,石堡城、青海、九曲,這是想把他們往死裡打啊!

“遵命!”

傳令兵立刻去傳達命令。

“先不去管洪濟橋,將所有兵馬調到北麵,營救宛秀城!”

論悉頰藏又更改命令。

在吐穀渾、白蘭羌騎兵未支援而來的時候,他們暫不能直麵唐軍騎兵。

主要是唐軍拿下樹敦城後,有了依靠。

……

“李帥,這城中的各種鎖子甲、鐵紮甲、皮甲有兩萬副,兵器、箭矢也數以萬計。還屯積不少糧食。另外,樹敦城周圍的牧場有犛牛、駝、羊上萬頭。”

“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城中發現數百名吐蕃工匠,他們會製造鎖子甲、吐蕃弩和眾多鐵器。這對吐蕃是巨大的損失。”

高適統計好戰利品後,向李瑄稟告道。

“不錯!將吐蕃的俘虜、工匠和城中一切非我方人員關押起來。敢在這時候反抗,格殺勿論!”

李瑄向高適吩咐道。

他們最多派兩三百士兵作為看押人員。

所以壓力很大!

不僅僅要守樹敦城,還要守洪濟橋。

他們的強弩兵、重甲步兵、陌刀軍,加起來隻有不到五千人。

李瑄能預料到從青海、赤嶺一帶的守軍,會迅速前往九曲支援。

哪怕放棄雞心穀的進攻,也要來支援九曲。

這時候就要靠重甲步兵、弩兵、陌刀兵發力。

“將鐵紮甲和鎖子甲,分給弩兵,讓他們增加防護能力。另外,給我挑選兩千副鎖子甲,還有吐蕃的戰旗也要準備好,運送到洪濟橋對麵”

李瑄向高適吩咐道。

他準備利用吐蕃的戰旗、鎖子甲,陰吐蕃一波。

“遵命!”

高適會意。

從這一刻起,唐軍開始在洪濟橋前,修建防禦陣地。

利用樹敦城中的資源,在重甲步兵和弩兵的陣前,擺滿鹿角和車子。

樹敦城,由一千名善於射箭的輕騎和八百名斥候軍防守。

洪濟橋西麵,則是一千陌刀軍,一千重甲步兵,近一千的弩兵。

洪濟橋東麵,是一千重甲步兵,一千弩手。

東麵可以隨時支援西麵。

如果吐蕃在九曲的士兵敢攻打洪濟橋東麵,李瑄會率領騎兵回援,用重甲騎兵衝鋒。

這樣是想保護洪濟橋不被吐蕃毀掉。

隻要洪濟橋在,李瑄就可以隨時從洪濟橋出擊青海。

剩下的一萬一千餘名輕騎、精騎、重甲騎兵、跳蕩精騎,將由李瑄帶領在九曲參加戰鬥。

“啟稟李帥!探查到吐蕃士兵有北上至宛秀城方向的跡象……”

夜半子時,斥候營的探馬向李瑄稟告道……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