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神力,力托城門(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760 字 2024-07-16

“強弩手,對準前方鐵影……”

見吐蕃士兵越近,李瑄開始下達命令。

樹敦城吐蕃守軍竟然主動出城求戰。

很快,李瑄就理解了。

這是看他們隻有數百人過橋,想欺負他們一下。

如果在大部隊到來前,將他們衝碎。然後將大盾、長矛對準洪濟橋。

縱他們有一萬多精銳士兵,也難以通過。

“嘩……”

唐軍士兵整齊劃一地將擘張弩舉起。

士兵們一臉淡定,因為他們李帥在身邊,就如定海神針一樣。

彆說是一千多吐蕃士兵,就是一萬多吐蕃士兵衝來,他們也絲毫不會畏懼。

“放箭!”

又近十步,李瑄下達命令。

這個距離擘張弩可以輕易射穿鐵甲。給予敵人痛擊。

“噗嗤!”“噗嗤!”

吐蕃士兵未料到唐軍過洪濟橋的為強弩兵,許多吐蕃士兵還未反應過來,就被射倒在地。

包括一些身披鐵甲,紮甲的吐蕃士兵。

“唐軍是弩手,他們需要重新引弩,盾牌兵上前,我們一下就能將他們衝殺。”

樹敦城守將先是一驚後,又立刻向麾下下達命令。

弩兵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

但唐軍的弩兵,一向是精銳。

由於引擘張弩需要大力氣,唐軍的弩兵也訓練槍陣,騎術。

“咻咻咻……”

在吐蕃士兵近前的時候,唐軍又引一輪強弩,可惜這次吐蕃士兵盾牌兵擋在前方,殺死的敵人遠不如之前。

隨後弩兵都丟棄強弩,從身旁撿起長槍,準備與吐蕃守軍廝殺。

“江將軍,由你指揮弩兵戰鬥,以防守為戰。敵人若退,再進行追擊。”

李瑄向強弩兵的衙將吩咐一聲。

臨洮軍的每一個衙將,李瑄都知道姓名,對他們有所了解。

“遵命!”

這名衙將領命。

弩兵持槍,五十人一隊組成防禦陣形。

“機會已經來了,或許不需要攻城,就能拿下樹敦城。神策衛的兄弟們,隨我一起,直接繞過戰場,衝樹敦城西門。”

李瑄交代完畢後,和一百五十名親衛來到弩兵的背後,翻身上馬。

樹敦城可是整個九曲最大的城池。

本來它是吐穀渾的舊都,因吐穀渾舊部“樹敦”而得名。

由於樹敦城太過重要,所以吐穀渾慕容王室被驅逐後,吐穀渾的搬遷到青海南部。

而樹敦城就成了吐蕃儲存兵甲器械的重城。

這些信息,都是在李禕的《行軍錄》上看到。

樹敦城的位置太重要,不僅靠著黃河,旁邊還有洪濟橋。

樹敦城直麵青海以南和赤嶺的東山口。又可以通過洪濟橋,快速進入九曲。

可以將兵甲器械源源不斷地運輸到戰略要地。

“嘭!”

唐軍弩兵與吐蕃樹敦城守軍撞在一起,一時間,槍矛入肉。

唐軍弩兵雖然著皮甲,但由於一個個都是能開強弩的力士,一點都不比吐蕃的鐵甲步兵差。

唐軍的士氣更高漲,在對攻的過程中,還一直壓製吐蕃步兵。

由於吐蕃是進攻的一方,他們的盾牌作用不大。

強弩手不斷突刺,吐蕃步兵想“一鼓作氣”的念想止住。

就在此時,李瑄率領神策衛策馬飛動。

他們直接繞過戰場,前往樹敦城的西門。

“唐軍騎兵,快,擋住他們。”

樹敦城守將指揮道。

他們也有五百騎兵出城。

所以才會這麼自信,放棄守衛樹敦城,來到洪濟橋。

等他將唐軍騎兵消滅,就可以利用騎兵輕易將這些唐軍弩兵衝散。

“嗚嗚……”

在號角聲中,吐蕃五百騎兵稍一整裝,便在寒冷的夜色下,殺向李瑄的親衛。

他們信心十足,認為這不是一個等級的較量。

兩方騎兵接近,李瑄持鐵槍,一馬當先。

“去死!”

領頭的吐蕃百夫長齜牙咧嘴,持長矛向李瑄捅來。

“噗嗤!”

李瑄的鐵槍快如閃電,剛一至,就一槍刺出去。

吐蕃百夫長長矛還未舉起,就被李瑄洞穿。

李瑄沒有挑屍體,立刻抽出長槍,去攻擊其他敵人。

“哢嚓!”

幾矛又擊李瑄,被李瑄一鐵槍抽斷。

然後一槍將他們擊打下馬。

縱然穿著鐵甲,也被巨大的力量震碎五臟六腑。

李瑄在黑夜中躍馬如風,鐵槍直突直刺,左右奮擊,連殺十幾人。

敵莫能擋,接連落馬。

而李瑄的親衛在李晟、薛錯、羅興、廖崢嶸、張萬福的帶領下,用槍槊揮刺。

隻是一回合的衝鋒,就將五百吐蕃騎兵殺穿。

清冷的月光,映襯著一個個鐵甲臉龐,所有吐蕃騎兵毛骨悚然。

他們不禁恐懼,這些帶著麵具的唐軍為何如此勇猛?

“不用管他們,目標樹敦城……”

吐蕃剩下一百多騎已經喪失膽氣,李瑄下令不要調頭去追,直撲樹敦城西門。

“真是一群飯桶!不好,撤回樹敦城……”

樹敦城的守將已經傻眼,雖然是在夜中,但他看到落馬者,皆是自己一方的騎兵。

再看唐軍騎兵已衝往樹敦城,知道要壞大事,立刻下令步兵不要戀戰,回守樹敦城。

隻要樹敦城在,幾個方向的援軍,很快就能趕來。

但步兵的速度,哪能跟得上唐軍的騎兵。

而且吐蕃步兵已經與唐軍弩兵交上手,一聽到撤退的號角聲,頓時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短短瞬間,被唐軍弩兵接連捅死數十名。

“追!”

在弩兵衙將的指揮下,弩兵們徹底爆發凶悍,開始對轉頭的吐蕃士兵進行追擊。

那些跑得慢的吐蕃士兵,接連不斷成槍下亡魂。

恐懼蔓延……

剛才還不可一世的吐蕃士兵,轉為潰敗之勢。

城牆上的樹敦城副將看到有馬匹奔來,起初以為是自家軍隊。

當近以後,他嚇得臉都白了。

明光鐵甲!蒙著麵在夜色中像是鬼一樣!

這是唐軍啊!

可是現在城門大開。

主將率領一千多步兵,五百騎兵還在外麵呢。

“樹敦城要緊,關閉千斤閘門。”

副將跺腳咬牙。

主將哪有樹敦城重要。

是主將一意孤行,要守衛洪濟橋。

如果唐軍入城,會出現難以預料的後果。索性先將城門關閉。

待主將將唐軍殺光後,再開啟城門。

作為曾經吐穀渾的都城,又有漢人工匠設計建造,樹敦城自然和大唐的一些城池一樣,擁有千斤閘門。

這樣防止唐軍通過外力破壞城門。

在樹敦城西門的城牆上方,有兩塊支撐石,其上擁有絞盤柱子,可以定滑輪的方式控製城門的合閉,並以支撐石作為承重點。

每到白天的時候,千斤閘門就會被高高吊起來,由守城的城門士兵負責將其卯榫卡住,讓吐蕃過人過馬過車。

到了夜晚或者戰爭爆發的時候,城門士兵就會將繩索放下,讓閘門從閘槽中平穩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

和普通的城門不同。

千斤閘門的唯一意義,就是為了城池的安全。

特彆是在邊境的吐蕃、大唐城池,基本都有千斤閘門。

而前後推動的大門牢固性,遠遠不如鐵板一塊的千斤閘門。

這也是許多攻城者蟻附而登,而不去進攻城門的原因。

當吐蕃士兵將繩索放下後,千斤閘緩緩地向下方落……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