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床弩的威力,雞心穀的血戰(1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836 字 2024-07-16

吐蕃調兵遣將正準備猛攻雞心穀的時候,李瑄率領親衛來到石堡城所在的山坡下。

他並未穿帥甲,而是穿著和親衛一樣的明光甲,身邊也沒有任何旗幟。

像是一支普通唐騎一樣。

這兩天石堡城上的吐蕃守軍,見過許多這種情形。

臨洮軍馬匹太多,一時半會難以渡過黃河,李瑄暫未去積石軍。

而且李瑄也需要等雞心穀打起來,將吐蕃一部分士兵黏在這裡。

同時,讓吐蕃在青海看到冒充他的辛雲京。

使九曲的兵力進一步削弱。

這樣,才能安穩占領九曲。

占領九曲後,一定要保證能守住九曲。

因為九曲旁邊是赤嶺,石堡城終究在吐蕃手中。

吐蕃隨時能對九曲進行攻擊。

李瑄不想等到十二月以後黃河冰封,要在黃河冰封之前,對吐蕃進行重擊。

“石堡城不愧被吐蕃稱呼為鐵刃城。”

李瑄看到屹立的石堡城也搖了搖頭。

他更覺得在石堡城下死傷幾千上萬士兵不值得。

現在石堡城下始終駐紮著五百名士兵,他們用槍弩對準下山的小道。

縱使城中有一千多吐蕃士兵,也無可奈何。

石堡城守將悉諾羅本以為唐軍會攻城,他們將儲存的石塊堆滿城牆。

將以前繳獲的唐軍強弩也拿出來擺放在城牆上,另外還有許多弓箭手。

城中的糧草可以食用半年之久,根本不畏懼唐軍。

正當他們積極備戰,磨刀霍霍的時候,可唐軍偏偏不攻,還用五百士兵堵在下山的小道上。

這是什麼意思?

“將軍,唐軍從坡前過去那麼多士兵,卻隻有五百停留,難道他們想繞過鐵刃城,進攻青海嗎?”

石堡城副將向悉諾羅說道。

此時此刻,他們一刻都不敢鬆懈。

但一直這樣,會消耗石堡城守軍的士氣。

“八成是那樣了!”

悉諾羅微微點頭,他也看到其他方向的眾多狼煙。

以為唐軍要掃清赤嶺,為進攻青海做準備。

“唐軍真愚蠢,我軍握住鐵刃城,他們就算南下青海南部,也不能駐守。”石堡城副將嗤之以鼻。

“不能這麼看。李瑄此人嗜血殘暴,殺人如麻。或許此次出軍,就是為了大戰,殺傷我吐蕃勇士的數量。唐人的數量如天上星星一樣多,他們的隴右、河西總能挑選長人補充兵員。而我們吐蕃每損失幾萬,都是傷筋動骨,會為國內帶來災難。”

悉諾羅從另一方麵分析道。

他認為李瑄此舉,皆是為殺死他們吐蕃的生力軍。

畢竟吐蕃讚普把李瑄宣傳成對抗神靈的邪惡之人。

這個時候天竺佛教還未傳入吐蕃,吐蕃信奉來自象雄文明的雍仲本教,他們崇拜自然、神靈、圖騰,以占卜、禁忌、巫術、血祭為主要特征。

雖然有原始佛教的影子,但和佛教還是有明顯的區彆。

這也導致信奉雍仲本教的吐蕃人對李瑄產生“誤解”,會幻想李瑄的十惡不赦。

“自古戰爭,皆是為完成戰略目的。李瑄如果隻是這樣,必然會受到上蒼的懲罰,他會死在河流邊,叢林內,山嶺上,溝壑中!”

副將對李瑄發出惡毒的詛咒。

“可惜我們隻能看著,若唐軍進攻鐵刃城就好了,這樣我們也可以拖住一部分唐軍,減輕大軍的壓力。”

悉諾羅看著山坡下守著的唐軍,歎一口氣。

除了那條小道,他們彆無他法。

因為山坡太陡了,他們就算想襲擊下方的五百唐軍都不行。

人手根本鋪不開,貿然從山坡上下去,有極大概率失足滾落。

唐軍不可能爬著山坡上,他們更不等沿著山坡下。

所以隻能望著青海,期盼吐蕃軍能獲勝,將李瑄這個邪靈殺死。

如果唐軍大潰敗,他們倒是可以出去攔截一番。

在石堡城守將陷入憂慮的時候,李瑄來到雞心穀。

這裡的戰鬥,一觸即發。

之前大鬥軍在前方丟下許多鐵蒺藜。

現恩蘭達紮路恭下令黨項、吐穀渾的一些士兵,去將鐵蒺藜清理。

吐蕃步兵的弓弩也已準備好,並打造更厚重的盾牌。

雞心穀雖然寬闊,但唐軍布置太嚴密,戰車、鹿角、鐵蒺藜,騎兵衝擊將死傷慘重。

更靈活的步兵,反倒是容易衝陣。

李瑄在險要地勢,擺放弓箭。

在平坦的地勢,布置強弩。

重甲步兵、明光鐵甲兵,多在險要的地勢中。

並非一堵牆一樣,才算是絕對防禦。

排兵布陣,依然是以“魚鱗陣”的方式,五百人為一大隊,五十人為一小隊。

小隊與小隊之間,有容納一馬通過的縫隙。

隊與隊之間的縫隙更大。

鱗次櫛比的魚鱗陣,擁有更大殺傷。

吐蕃有對戰唐軍的經驗,定不敢從縫隙中通過。

唐軍基本上布置四萬人。

剩下兩萬人作為預備隊,在一旁休息。

晚上會換下一部分人,輪著戰鬥。

他們的分配清晰,作為預備隊的士卒知道自己要去將哪一隊換下來。

李瑄觀察營壘,覺得沒有問題。

就等吐蕃第一次衝陣,看一番效果。

如果第一天能迎頭痛擊吐蕃,李瑄將放心離開。

李瑄吩咐劉晏,戰鬥的時候,物資不能停。

兩鎮的所有箭矢,都運送到這裡。

為了對吐蕃士兵造成心理震懾,唐軍還用戰車運輸四十張床弩。

床弩雖然射程不是很精準,但可以殺敵於二百五十步外。

隻要吐蕃軍衝的人多,總能射中的。

如果距離近,有可能被穿葫蘆,有極大的威懾作用。

“吐蕃已經清除完鐵蒺藜,準備進攻我軍,做好準備!”

高秀岩在前線下達命令,進行指揮。

士兵們也麵容一肅,將一捆捆的箭矢放在後方。

數千強弩手都待在隊與隊之間的縫隙,隨時進行射擊。

相比於防守的一方,進攻的一方在自己步兵接近唐陣的時候,就不能再拋射箭矢,否則肯定會大麵積誤傷,失去士氣。

而唐軍強弩手可以不斷地發射弩箭。

弓箭手也可以向吐蕃陣後拋射。

“兩位將軍,你們各率五千人,分四路從東麵、西麵的丘陵,中間的平地進攻唐軍,我批準你們吐穀渾和黨項各三百套紮甲,三百套鎖子甲。希望你們先登可以一舉攻克敵人,以解石堡城之圍。”

恩蘭達紮路恭冷酷地向一名吐穀渾部大將,和一名黨項部大將吩咐道。

顯然,讓他們打頭陣,觀察唐軍陣形的弱點,並進一步清理唐軍障礙。

唐軍的障礙太多,最先攻擊的隊伍,需要清除唐軍陣前的十幾重鹿角,死傷最少是第二波攻擊者的一倍。

這樣的事情,自然不能讓他們吐蕃人去乾。

“遵命!”

吐穀渾大將和黨項大將不敢不聽。

作為附屬,就要有作為炮灰的覺悟。

而且吐穀渾大將體內流著一半的吐蕃血液,打心底認為自己是吐蕃人。

吐穀渾人的死活,他不在意。隻在意自己能否立下軍功。

隻有黨項大將眼中閃過不滿之色,但此時的黨項連吐穀渾都不如,又有什麼能力與叫板吐蕃呢?

半個時辰後,吐穀渾和黨項士兵不情願地穿上盔甲。

並在將領們的催促下,頂著大盾,持著兩丈的長矛,準備靠近唐軍與唐軍對攻……

吐穀渾現在內部矛盾重重,百姓無不痛恨貴族老爺們,這種的部隊怎麼可能在為吐蕃戰鬥的時候,提升士氣。

所以他們推得極為緩慢,生怕露出身子的時候,被唐軍的箭矢射中。

沒廬窮桑倭兒芒和恩蘭達紮路恭在遠處的台上觀望戰況,如果看到戰線上的薄弱處,他們會立刻讓精銳的吐蕃步兵進攻。

“這是吐穀渾軍隊吧……高將軍,把吐穀渾王子推倒前線,看看吐穀渾殺不殺他們那王子?”

李瑄看到旗幟後,向高秀岩吩咐道。

他們來這裡的時候,一直將吐穀渾王子悉弄參帶著。

就是為了遇見吐穀渾軍隊的時候,將其作為要挾。

悉弄參自漓水之戰被俘,一直養在軍中。

李瑄也知道吐穀渾王室已經不將自己當吐穀渾人,這麼做,隻是為殺人誅心。

“遵命!”

高秀岩領命後,五花大綁的悉弄參被堵著嘴巴,帶到陣前,放在大盾兵的戰車上。

悉弄參見過李瑄,不可能讓他說話。

“那是……”

“那好像是王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