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744 字 2024-07-16

“你們的家人,必將得到富貴。”

磨延啜承諾道。

他隻帶著一名忠心耿耿的奴仆,隨時準備脫離隊伍。

唐軍隊頭見回紇未著鎧甲,又隻有十幾人,自然不會呼叫支援。

“一輪騎射,衝過去殺死他們。”

隊頭下達命令。

就在這時,有兩騎從這夥隊伍中脫困,向西方飛奔。

“分十騎追擊,不要放跑一人。”

隊頭立刻讓副隊長去追擊磨延啜。

然而,不僅磨延啜有勇力,他旁邊的奴仆更是一名經常陪磨延啜打獵的神射手。

“噗嗤……”

唐軍副隊頭剛追至磨延啜八十步,就被那神射手射落馬。

七十步,又落馬一人。

磨延啜也趁機取出玉弓射擊,將一名唐軍輕騎射死。

主仆二人配合默契,不一會就隻剩下四名唐軍輕騎站著。

他們知道磨延啜是神射手,連忙勒馬,再追與送死無異。

隻是其他回紇猛士沒那麼好運,他們中途褪去鎧甲,被一輪箭矢射落隻剩幾人。

唐軍輕騎持橫刀衝來,幾名回紇猛士,每人最少換了兩名唐軍輕騎。

“可惡!”

唐軍隊頭脫帽大怒,這些人怎麼這麼厲害。

他的副手即將要獲得軍功,卻死在那兩名回紇騎兵箭下。

看揚塵而去的兩騎,隊頭知道無法再追上。

他們隻能帶著回紇騎兵的腦袋,和隊友的屍體回去。

磨延啜一路向西,一直跑到晚上,見沒有人追來,才選擇北上。

這一次,上天眷顧了磨延啜,他遇到一片綠洲,補充了水源,得以回到鬱督軍山。

但磨延啜卻高興不起來,想到阿勒卜與近衛軍統領凶多吉少,想到全軍覆沒,他一人苟活,不禁悲從心來。

他還是大可汗的繼承人嗎?

又如何麵對父親?

“今日之恥,我必記下。常言功高震主,你最好的結局,就是霍去病一樣的結局。”

磨延啜精通漢史,他將此次仇恨藏在心裡。

今生必定一雪前恥!

……

另一邊。

在唐軍輕騎與回紇鐵騎大戰的時候,荔非元禮通過戰馬換乘,趕到戰場。

精騎配合輕騎,將回紇鐵騎全殲。

回紇近衛軍統領,被一支流矢射中眼睛死亡。

李瑄令每一支箭矢上,寫上使用者的名字,很容易統計到軍功。

磨延啜的替身,也被一隊唐軍配合活捉。

這也代表著一場圍殲戰的落幕。

在得知磨延啜被活捉後,李瑄興致勃勃地策馬而來。

“磨延啜在哪?”

李瑄從汗血寶馬上跳下來詢問。

“啟稟李帥,磨延啜在此!”

辛雲京立刻將磨延啜替身押送到李瑄麵前。

穿著金甲,看著不同尋常。

但當李瑄看到替身的麵部後,眉頭一皺。

“本帥見過磨延啜,而非此人。”

李瑄搖頭說道。

他還想著調侃磨延啜一句:如果有火雲馬,你或許已經逃走了。

辛雲京心中一驚,為了抓活的,多犧牲好幾個兄弟的性命,卻擒拿一個冒牌貨。

“李帥恕罪!”

想到此,辛雲京趕緊向李瑄謝罪。

“將軍何罪之有?雖是假冒,但我們繳獲磨延啜的金甲和狼頭大纛,已經算是大功一件。抓獲磨延啜替身的那一隊輕騎,皆賞絹十匹,錢十貫!”

李瑄將辛雲京扶起,沒有絲毫怪罪。

照樣給了那一隊騎兵不少賞賜。

磨延啜活著也好,等時機到來,李瑄慢慢對付他。

一個主帥丟掉金甲、大纛而跑,是莫大的恥辱。

將回紇狼頭大纛和金甲送到長安,是僅次於活捉磨延啜的軍功。

“謝李帥!”

辛雲京非常感激李瑄提攜。

李瑄如此賞賜,更讓軍中敬服。

“李瑄,你背信棄義,偷襲盟友,為人不齒……”

這時,一名被活捉的回紇貴族用漢語對李瑄一頓痛罵,但他還沒罵完,就被押著他的士兵一頓暴打。

“若爾等老老實實待在嗢昆水王庭,何用我將騎而來?這白亭海是你們能來的地方嗎?”

李瑄讓人放開這名回紇貴族,並走到他麵前。

“我軍閱兵,始終在回紇國境之內。若是正戰,勝負猶未可知!”

這回紇貴族不服氣道。

“伱們來此閱兵的目的,路人皆知。大唐秉承著與回紇的和善,卻遭到背叛,這是不能容忍的地方。突厥汗國覆滅的教訓,還是不太夠啊!骨力裴羅也不掂量一下的實力,還想跟大唐玩合縱連橫這套?”

現在可不是後世。拳頭能決定一切真理。

回紇趁大唐攻擊吐蕃的時候南下閱兵,這是對大唐的挑釁。

李瑄的話,讓回紇貴族啞口無言。他還想說什麼的時候,被李瑄揮手帶下去。

“清掃戰場,收攏戰馬、戰利品,大軍撤回白亭海。”

李瑄開始吩咐麾下。

傷兵先一步回白亭守捉。

包括安思順帶領的胡騎,都參與收攏戰馬和戰利品之中。

凡是回紇的鐵甲,都扒下來帶回去,即便毀壞,也可以回爐重造。

唐軍戰死士兵的屍體放在備用馬上,帶回白亭海。

包括回紇死去的戰馬,能帶走都儘量帶走。

四天後,大軍才收攏完畢,回到白亭海的綠洲上。

李瑄將戰死的士兵,埋葬在蘇武山下,並舉行一個隆重的葬禮。

當年蘇武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卻被匈奴王無故囚禁,放牧於白亭海,要求公羊生崽方可回去。

期間,他一直拒絕匈奴的招攬,整整十九年後,才回到家鄉。

仰承大漢,白亭海和蘇武山現是大唐的領土,在此青山下埋葬勇士,希望他們在天之靈,能夠安息。

此次大唐一共陣亡兩千三百餘人,傷殘兩千八百餘人。

這還是取得偷襲的先機,憑借甲堅的情況下,否則傷亡會更大。

戰果也十分豐厚。

共斬殺回紇騎兵、回紇仆從騎兵三萬五千餘人,前後俘一萬三千餘人。

隻有極少一部分回紇騎兵逃跑。

一天一夜的鏖戰,平均每個士兵,殺死一名回紇騎兵。

另外,還俘獲牛四千餘頭,羊十八萬隻,完好無缺的戰馬三萬餘匹。

回紇有許多戰馬都跑壞了,雖然沒死,但已經不能再擔任戰馬之責。

當然,唐軍也因此戰死、報廢五千餘匹戰馬。

其餘一些鐵甲、兵器,弓箭,都要拿回河西、隴右的鐵坊,進行改造。

秋色的夜晚,月明星稀,諸軍在白亭海旁生起篝火,吃著水煮羊肉。

雖然有許多馬匹屍體,但馬肉哪有羊肉鮮美。

回來的時候,吃了幾天的馬肉。李瑄下令宰殺上千頭羊,當犒勞一下彙聚在白亭海的將士。

雖然戰友的死亡令人傷感,但此刻士兵們都非常儘興,有的還在篝火前跳起舞蹈,惹得周圍陣陣掌聲。

這就是戰場!

並非士兵無情,而是他們知道自己隨時會死去,與戰友黃泉相遇。

就像“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一樣。

“以微小代價,在曠野中完成圍殲,一戰得敵完全,古今也隻有李帥可以做到……”

坐在篝火前,高適吟出《賀李都督白亭海大破回紇歌》來讚揚李瑄的功績。

“此一戰,回紇損失慘重,現朔方節度使也出兵震懾,他們必然不敢再南下白亭,李帥的神勇,千古無二……”

繼高適後,岑參也吟下《黃沙歌》,描述此戰從行軍到戰鬥結束的過程,歌頌李瑄和唐軍將士英勇奮戰,將回紇驅逐出蘇武山。

雖然李瑄的名聲已經不需要人去傳頌。

但世人能從高適和岑參的諸多詩歌中,看到李瑄的英雄豪氣。

因為詩歌總是有誇張成分在內。

羊肉煮熟後,李瑄帶著親衛親自為重傷無法到來慶賀的士兵送上羊肉和羊羹。

軍中士兵動容,不禁涕下……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