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銘欲言又止,心道“夏昺知道的可真多。”
風銘開口道“諸位師兄,怎麼看此地地脈泄漏一事?”
“咦,他真的早就知道了。”方直瞪大眼睛,“風銘,你還真是厲害喲,不弱於夏師兄與我的兩位師兄。”
方直與風銘同齡,當然不服氣同齡人。
“方直師兄,那裡的話。”風銘笑道,“我也隻是隨口一猜。”
方直冷哼道“哼!那你怎麼派人去種守靈的銅橡樹?而且,指定的範圍與我們實地勘定的範圍完全相同。”
“巧合。”風銘笑道,“一定是巧合。”
“著實怪異。”方澄攔下還要鬥嘴的方直,肅然道,“我用本門的伏魔鎖鏈追蹤,竟無法確定地脈泄漏的方向。”
風銘嘴角微揚,眉頭自然蹙起。
鎮龍殿的伏魔鎖鏈,與彌勒鏡同是鎮龍殿五大鎮派神器序列。
江湖傳聞,伏魔鎖鏈是用天龍骨、陰龍血、黑龍須打造而成的一件神器,可以鎖住任何生靈的靈魂。
方澄竟能攜帶一派重寶,遠道而來,由此可見鎮龍殿在栽培門人弟子上花費的心血,遠勝元始門。
夏昺道“風師弟,你有什麼高見?派人往西而去,是有了什麼猜測?”
“說不上來。
不知道那兒不對勁。
或許是一處障眼法。
亦或許是真正的風暴之眼。
總之,這裡還是太平靜了,什麼都不好說。”
風銘略微停頓,整理思路,繼續說,
“四位師弟往西一趟,隻是想看看更遠處的情形。
我的確有一個想法,能否阻止人族修士不斷靠近盆地?
我覺得,死的人越多,或者屬於人族的血肉生靈越被吞噬的多,會加劇未知力量的異變。”
方澄、方鳴、夏昺三人麵麵相覷,三人皆微一點頭。
方澄道“此事有些難辦。不光是北來的、東來的,南邊方向聚集的人似乎更多。”
夏昺補充道“他們以巡天宗為首而聽令行事。”
“那就再等等。”
風銘也沒了注意,也沒有心思乾綱獨斷,以一己之力做些什麼,看似無所謂,實則是一種“放棄”策略。
正所謂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隻是,魔教中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人數怕已有四十餘人。”夏昺領會風銘的真實心意,轉而說道,“本門已派一行人,正在路上,不日既到。”
方澄道“本門亦是。”
“好事啊!”風銘道,“隻是,我師父會怎麼安排,尚不知曉。”
元始門需要派出人手鎮守天鴻城的朱雀區與新開辟的河陽城,這個方向自然不會部署重兵。
何況,風銘親自坐鎮,威力絕不弱於一位長老親臨。
一道微弱的劍芒從南邊而來,留下的餘光彎彎扭扭,顯然是力有不殆。
來人快要跌落時,曾天鼐出手將其扶著落地。
“巡天宗的武三運師兄?”
夏昺與方澄同時呼道。
他二人何等修為,何等涵養,竟是神態大失而全然不知。
“風師弟,快救……救他們……”
武三運的瞳孔不斷放大,一直重複著這句話。
這句話像是最後清醒那一瞬刻在記憶首頁的一句話。
風銘將一枚金針刺入武三運的人中,片刻後,拔出金針,針尖飄浮著霜絲。
“每個人受的傷,完全不同。”風銘黯然說道。
風銘用另一枚金針刺入武三運的眉心,催動玉清訣,須臾間,武三運的一對太陽穴上飄起霜絲。
眾人暗自驚歎這等高超的醫術。
令眾人更為稱奇的是,似乎風銘每治愈一個人,道行便提長一寸。
這個“一寸”越來越明顯了。
眾人均想能將諸般邪煞煉化成修真道行,用的是什麼修煉法門呢?
夏昺與方澄二人心想哪怕是曾流落到昆侖派的“骷髏經”,並無如此神異之處。
二人似是心意相通,想到一處,眼神自然而然的交流,便也想到一處——“玉清訣”。
元始門的“太玄真經”,本源乃是“天書”,如今傳下來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卷,皆融入了道家的養生煉丹之道,其高明精微處,隻怕超越了神奇繁雜的“天書”。
風銘天資超凡,輔以陰陽咒、骷髏經、吞天訣等法門,找到一條通往“天道”的修煉途徑,實屬正常。
“風銘師弟,請您快快出手,相救那百餘人。他們……”
武三運說話時,瞳孔中突然放射出金色光芒,整個人轉眼化作“金人”,左手如一隻金色的蛤蟆爪,抓向風銘的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