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就這樣閒走在小道上,走走停停,不像下地種田,不像悠閒旅遊,怎麼看都是不倫不類。
有人終於忍受不住,馭著法寶飛入雲霄,真如未修真的凡人眼中的仙人。
剩下風銘與方澄,仍然步行。
風銘問道“方澄師兄,鎮龍殿真的守護著前往龍界的傳送門?”
方澄道“曾經的五正名門,各守護著一個前往異界的傳送門。九百年前,昆侖劍宗守護的那個傳送門,在門派內亂中被毀。”
“昆侖一脈,亡於內亂?”
風銘撇了撇嘴,欲言又止。
昆侖劍宗被滅一事,至少明麵上是魔教遠程奔襲,與朝天宗聯手。
細細想來,若不是昆侖內部產生的巨大裂隙,一個立派近萬年的修真大派,的確沒理由被外部勢力滅得那麼徹底。
五正或四正,都是同盟,有互助而共進退的默契。
近九千年來,魔教與元始門正麵大決戰就有六次,皆有其它四派或三派遠道而來,鼎力相助。
正因如此,倘若昆侖劍宗有重大危機,元始門是最快趕到的一派。
“豈不是說,九百餘年前的昆侖峰一役,元始門選擇隔岸觀火?”
風銘心中掠過最不想料到的一種可能,確定方澄是有備而來。
“昆侖劍宗,又叫昆侖仙宗,一個‘劍’字與一個‘仙’字,便是禍亂之源。”
方澄那片刻的沉默,是給風銘仔細思考的空間,這樣一說,風銘心下更透亮。
風銘“師兄的意思是,昆侖派存在著‘劍宗’與‘仙宗’兩脈傳承?”
方澄“正是如此。”
“昆侖派的劍宗與仙宗共存共傳,曆八千五百年而相安無事。
昆侖派的蕭薔之禍,發生在第十五代的掌門人‘清白真人’身上。
‘清白真人’出身‘劍宗’,卻疏於扶持‘劍宗’一脈,使得原本傳承深厚的‘仙宗’一脈完全占據上風。”
方澄停頓下來,輕歎一口氣。
“‘仙宗’一脈裡應外合,欲團滅‘劍宗’,搶奪昆侖?”
風銘順著方澄的話說,無意額外揣摩些什麼。
他能感覺到方澄在某個地方等著自己。
既然如此,省省腦子也是好的。
“昆侖的蕭薔之禍,離奇複雜,外人知道的非常少。
清白真人再選擇繼任人時,曾公開征求過另四正掌門人的意見,希望在‘劍宗’的白靖與‘仙宗’的莫康之間做出選擇。
白靖與莫康便是風靡那代人的‘昆侖雙驕’,其威名聲望之宏盛,連後來的‘元始雙驕’要稍遜一籌。”
方澄若有所思地說。
“呃~”風銘訝然道,“昆侖派的第十六代掌門人是‘清靖真人’,應該就是這位叫白靖的前輩?”
“正是。
清白真人羽化仙逝後,便由同出一脈的白靖接掌門戶。
然而,莫康前輩育有四子,皆是千年難得一見的修真奇才。
在莫康的悉心栽培下,使得‘仙宗’一脈的修真實力成為昆侖派的絕對頂梁柱。
白靖恰恰相反,疏於栽培,沉迷於修煉昆侖派的強大仙術。
數輩人積攢下來的恩怨,終於在決定第十七代掌門人人選時,徹底爆發。”
“難道是昆侖的‘劍宗’一脈,勾結外部勢力介入?”
“不全是。
據鎮龍殿所知,昆侖仙宗一脈除了昆侖四子之外,還有一個極傑出的人才。
這個人竟然是外部勢力打進昆侖派的臥底。”
“是這個人挑動了昆侖兩脈的火拚?”
“事情起因,發生在昆侖派強大的附庸世家。
兩大派係的家族發生火拚,仇恨的烈焰最終燃燒到了昆侖峰上。”
方澄微笑著補充說“附庸世家這一點,惟有元始門做得最好。”
“這事,我是覺得元始門做得太絕了,太過沒有人情味。
我在天鴻城的內內外外,召集了不少前輩耆宿們的後人,我師父對此非常不滿意。”
風銘微然一笑,意味深長,繼續說道
“依照五正同盟的盟約,第一個趕到的隻能是元始門。
以元始門的修真力量,完全能阻止這場滅頂之災。
這裡有很致命的問題。”
“當時,元始門派出的強大陣容,由靈霄峰的大矩真人領銜,的確是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天墉城。
然而,聞風而動的魔教與另一個強大的修真力量,差不多同時到達。”
方澄戛然而止。
風銘道“明白了。
看似起於昆侖派的一場內戰,實際上是一箭雙雕的精妙陰謀,欲一舉擊潰昆侖與元始兩大派。
那代元始門掌門人,是我的太師公‘玉央仙君’。
那代元始門七脈,也是分歧最大的時候。
太師公‘玉央仙君’一度提出‘七脈合一’的主張。
那個時代,隻差一個足夠的導火索,七脈之間便要上演大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