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不同運呐。”諸葛老師兄長歎道,“人家是宗門的親傳弟子,有道行高深的長老護法與療傷,很快出人頭地。而我就這樣逐漸的風燭殘年,淪落到萬仙樓混吃等死。”
諸葛老師兄忽然問道“風銘,你對‘天書’知道多少?”
風銘搖頭道“聽說過,但一無所知。聽人說,流雲峰上的灰衫客深諳‘天書’一道,我師父也不是他的對手。”
“我一直以為你的突飛猛進,是他私傳天書給你。
然而,經過我細致的觀察,他的兒子與弟子並沒有什麼特彆之處,且與你施展元始門真法的威力完全不同,足可說明你沒有見過天書。
所以,我要警告你的是,修煉天書的前期,甚至是中期,應該都不會有特彆之處,大約十年的積累後,就會出現一個天翻地覆的異變。
流雲峰上的他,也是在十年之後,一躍成為修真界最耀眼的新星。
說起來,他這個人與你有些相似之處,很像。”
諸葛老師兄一直觀察著風銘。
風銘也觀察著諸葛老師兄。
風銘道“修真煉道,除卻極少數天才外,其他人都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這是最普遍的現象。
再者,灰衫客修煉天書一事,應該是一件機密,知道的人應該很少、很少。”
“正是。
我想,流雲峰上他的六位師兄當中,可能隻有宋長老與杜長老知道,或者隻有杜長老一人知曉。
元始門上下,知道的人不會超過十人。”
“但是,我的幾位師兄好像都知道。”
“因為本門的太玄真經是‘天書’的其中一卷。”諸葛老師兄神秘一笑,“太玄真經最關鍵在於入門初基‘玉清卷’。在玉清訣的修煉上,最容易走上岔道。有的人慢如蝸牛,有的人一日千裡,全無規律可言。我就是走上岔道的其中一員。”
“什麼岔道?”風銘頗為震驚,“我師父從未提及過相關情形。”
“他是不是跟你說,‘玉清訣,要用心修煉,遇上的枝枝蔓蔓,須慢慢打磨。’”
諸葛師兄一字一頓地說道,一副胸有成竹。
風銘點頭道“的確如此。師父還說,‘玉清訣,有的人重玉,有的人重清,隻有鳳毛麟角的人會玉和清並重,參悟天地自然之大道。’”
“那你是怎麼參悟的?”
“玉,重外,在於人身就是皮、肉、筋、骨,講求先修煉出一副強健的體魄,由外而內打下修煉根基;
清,重內,是道家修煉的正路,起始便是‘煉精化氣’,先煉氣,由內而外,循序漸進;
從本門的修真法門來看,走‘清’字訣才是正道。”
風銘沉默片刻,道“但是,我一直沒有參悟到如何才能‘玉’和‘清’並重。
原本,我是走的‘清’字這條路,但現在看著像是‘玉’字道,道行出現了金玉一般的靜止。
這就讓我更糊塗了。”
“你是典型的‘玉’和‘清’並重,這就說明你從一開始就修煉了另一門極高明的修煉真法,這門真法不弱於本門的太玄真經。”
諸葛老師兄緩緩說道。
風銘頓覺這位老師兄是在這裡等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