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對於八卦,人們總是有著極大的熱情的,一聽到有八卦聽,不少人都圍了過來,做出了洗耳恭聽的姿態
。
顧瀟既然開了這個口,自然也是有說故事的興趣的,於是便毫無形象的抱著背簍蹲在了路邊,跟這些好奇群眾說起了一樁十分
淒慘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姓何,今年不過十六歲,乃是屠夫之女。
在主人公長大成人後,媒婆很快就踏平了他們家的門檻,要與她做媒,而因為她是家中的獨生女,這些人家多是看上了他們家
的家產,有一戶張姓人家,便成功的求娶到了何家的女兒。
可張姓人家是一對兄弟,大哥張大生母早喪,早早就被後母分了出去,一個人單過,後母則獨自養育了一個兒子張二,張家的
當家早喪,這三個人,便是張家的所有人了,當然,其他親戚不算。
張家後母本是為自己的親生兒子張二求娶何家女兒,但何家人見張二賊眉鼠眼,不像是好人,並沒許,而張大早早被分出去,
自己當了家,很是有本事,人又老實,何家便將女兒嫁給了張大。
卻沒曾想,何家這一決定,卻不但害慘了自己的女兒,還害慘了自己。
何家女兒嫁過去後,倒是過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可好景不長,就在何家女兒剛為張大生下這對兒女不久,何屠夫一家突遭橫
禍,突然淹死了,兩老被發現的時候,屍體都泡脹了,模樣十分可怕。
因為沒人看見兩人是怎麼出現在河裡的,裡正那邊便早早斷言,這夫妻兩是半夜出來晃蕩,自己淹死的,此時便由此不了了之
,可何家女兒卻不信。
她堅持此事與自己那惡毒的婆母和小叔有關,可卻沒有人信她的話。
孩子五個月後,張大出了遠門,張大是個走貨郎,常常會出門做生意,而有了孩子後,張大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拜托鄰裡照顧
妻兒後,就出了遠門。
卻不曾想張大前腳剛走,後腳婆母帶著小叔子上門,誣陷何家女偷人,偷的還是一個還不如乞丐的,快一腳進棺材的老頭子!
這事本該沒人信,可奈何鄰裡卻被那對母子買通了,聽信了那對母子的話,那惡婆母就這樣生生的,將何家女給打死了。
本來那對母子也不想打死何家女,將人打死,實是意外,他們原本是欺張大不在家,想法誣陷何家女,搶他家的房屋田地,誰
知手下得實在太重,就把人給打死了。
可憐何家一家三口,就這樣一前一後,命歸西,隻留下了這兩個可憐的孩子。
眾人聽到這裡,感性的人已經跟著抹起了眼淚,也有憤怒的人罵出了聲,還問:“那何屠夫一家,難道是那對母子害死的?”
“不知道,沒證據呀,隻知道那何屠夫的腦後有傷,像是被石頭砸的,至於何母,倒是淹死的,不過據說脖子上有一道淤痕,像
是被人摁著脖子活活撲在水裡淹死的。”
“那這肯定是被害了呀,誒喲,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惡毒的人!”
“沒有人看到這事是誰做的,誰害死了他們,所以何家女是有冤也沒出訴,裡正爬殺人的事傳揚出去影響村子的名字,死活咬定
兩人是意外失足淹死的,也是因為這樣,何家女就是伸冤也沒出伸。”
有義憤填膺的年輕人開口:“那報官去啊,讓官府把這些人都抓起來。”
“報官是可以報官,但誰知道報官是不是真的有用,再則,何家女也沒有證據,而現在就更不能了,一個死了的人,彆說為父母
伸冤,就是為自己伸冤都不成。”
對平民百姓來說,特彆是對那些小村裡的村民來說,就算是出了人命,他們也不會選擇報官,而是自己解決,特彆是在那種沒
幾個讀書人的小村子。
而何春花所在的這個小村子,正是這樣一個地方。
所以就算何春花的父母冤死了,她一個弱女子也無法為父母伸冤,更何況若她真的去伸冤,那些將她的父母打成淹死的人肯定
也不會放任她把事情鬨大,除非她不想在村裡生活了。
而對一個土生土長的古代人,還是一個弱女子來說,她不再村裡生活了,又能去哪裡?
所以,她隻能依靠自己的丈夫,可奈何,這個丈夫也是個靠不住的。
“何春花被打死了,村裡的人被那對母子許諾分張大的家產,便幫他們將此時掩埋了下來,我也隻是路過,見這兩個孩子就要被
那對母子活活餓死了,才將他們抱了出來,免得他們跟自己的母親一樣也糟受毒害。”
聽到這裡,眾人一陣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