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的小孩們都特彆懂事,特彆乖,見給他們讀童話書的老師問起,立刻便乖乖的開口了:“是他們自己不願意跟我們玩的
,他們就連院長的話也不聽。”
在這個福利院裡,不聽話的孩子很少,雖然也有內向不愛搭理人的,但他們六個顯然並不內向,隻是排外而已,因此他們便格
外受關注。
這六個小孩是在這一個月內被陸續送到福利院裡來的,他們並不是親兄弟,在被送到福利院來之前也不認識,但奇怪的是,他
們互相一見麵卻立刻便親如兄弟,不多時便玩在了一起。
很多小孩都覺得很奇怪,但其他小孩若想跟他們玩,他們卻不願意。
福利院裡的大人都搞不清楚這是為什麼,就算大人親自去問他們也不搭理,實在是奇葩得很。
更讓福利院的大人們在意的是,這幾個小孩表現得實在是太聰明太早熟了,他們分明不過才兩歲,但話已經說得非常利索,並
且條理方麵,而且他們還能跑能跳的,一看就不是普通小孩。
聽了幾個孩子對那六個小豆丁的描述,顧瀟隻覺得頭疼極了,她的這幾個小崽子表現得這麼聰明,怕是早就被這黑心福利院的
人看上了,畢竟聰明的孩子總要比蠢笨的更值錢。
給孩子們念完童話書後,顧瀟的同事便過來找顧瀟一起去食堂吃飯。
顧瀟雖然才混進福利院兩天,不過卻差不多已經把福利院查了個底朝天,這個福利院還跟韓姿出逃前一樣,既沒有擴張,也沒
有縮小,狀似一成不變,其實卻已經改變了許多。
以前福利院的孩子在他們看來都是商品,但如今卻已經做成了半商品的模式。
他們的半商品的意思就是有一個半的孩子接受過訓練,是不可以被正常收養的,隻能被“出售”,或被買主“收養”,一半不怎麼
聰明的孩子則是普通的,可以被收養的孩子。
而福利院的工人也是一半知情,一半不知情。
像跟顧瀟這樣的臨時義工便是不知情的那一類,隻有長期或管理層的才是知情人士。
所謂富貴險中求,人的貪欲是永無止境的,器官販賣這一塊的利益實在是太誘人了,所以就算韓姿出逃了,福利院的高層依舊
沒有放棄這種生意,隻是比以前小心了許多。
以前他們幾乎每個月都會販賣器官,如今卻不敢,不過每幾個月也總會販賣上幾起。
畢竟福利院的孩子不少,又常常收養新的孩子,大孩子們生病“死亡”或被“領養”走都是很正常的事。
現在顧瀟已經通過幻術問出了福利院許多見不得人的事,如今就差把福利院高層那些生意往來的證據拿到手了。
顧瀟跟幾個同事吃完午飯後,正好有一對夫妻來福利院看孩子,想領養一個孩子回家,顧瀟見了,便跟了過去。
這對夫妻看起來差不多快四十左右了,是出於無法生育才想要收養一個孩子的,他們不想收養年紀太大,知事太多的孩子,因
為怕養不熟,於是一來就看上了那六個小崽子。
“我們不能被收養,我們有媽媽的,她很快就會來接我們了,我們隻是暫時住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