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守護潼關的,是大唐三顆璀璨將星中的最後一顆,哥舒翰。】
【哥舒翰本想拒守潼關,可奸臣楊國忠因為和哥舒翰不合,強迫哥舒翰出關迎敵,致使大唐20萬兵士全軍覆沒。】
【最終哥舒翰兵敗投敵。】
【安祿山樂不活了,還是我的死對頭楊國忠對我最好了。】
【顏真卿卻欲哭無淚,他腦海中困死安祿山的包圍圈的想法就這麼幻滅了。】
……
事情的反轉讓許多人始料未及,大感無語。
形勢原本一片大好,結果因為楊國忠的騷操作,導致20萬大軍全軍覆沒,這誰受得了。
簡直是豬隊友!
李世民眼前一黑,隻覺得一陣昏天黑地。
蠢貨啊!
世間怎麼會有如此愚蠢之人!
國家危難存亡之際,不思精誠合作,不思國家安危,反而要內鬥,要爭權奪利,世間怎麼會有這種蠢貨!
李隆基是怎麼讓這種蠢貨當上宰相的?
這還是那個開創大唐盛世的李隆基嗎?
外行不指導內行的道理不懂?
就不會攔著點?
連害三員大將,也真是沒誰了。
但凡有點腦子,也不會讓事情變得這麼糟糕,在李世民看來,安史之亂能持續這麼久,李隆基擁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
【正是這一連串的謎之操作,導致安史之亂一下子亂了八年之久。】
【安史之亂結束後,朝廷威望那是跌到穀底,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不服朝廷調令的
也是大有人在。】
【24年後,顏真卿已經74歲高齡了,可眼裡容不得沙子的脾氣,依舊是剛正不阿,直言不諱。】
【因為這個脾氣,讓他又得罪了好幾屆的宰相,官運也是幾經沉浮。】
【不過作為在安史之亂中立下過赫赫戰功的老英雄,他在朝中的威望始終很高。】
【此時的宰相是望族範陽盧氏之後盧杞。】
【為了打壓德高望重的顏真卿,盧杞使了個陰招,當時正值淮西節度使**烈謀反,盧杞就提議了,咱們應該選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臣去當麵訓斥**烈。】
【選誰呢?顏真卿吧,三朝元老,德高望重。】
……
此刻,正在看天幕的眾人臉色一變。
張飛更是勃然大怒:“這不是讓人去送死嗎!這是人乾的事嗎?”
不光張飛震怒。
明知死路一條還要把人往火坑上推,這樣的**看得不少好漢火冒三丈。
恨不得去那唐朝給盧杞捅上個幾百個透明窟窿!
……
【誰都知道,這就等於去送死,都建議顏真卿彆去。】
【顏真卿幽幽的對盧杞說,當年叛軍砍下你父親的頭顱,送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