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識真卿何如人,連顏愛卿的麵都沒見過,他一個讀書人尚能如此忠勇,反觀河北的那些武將,本該死守疆土,卻無一人儘忠,當真該死!”
李隆基破防了。
一個自己連麵都沒見過的文官尚且如此,那些本該殺賊報過的武官卻望風而降。
兩方對比下,更可見顏真卿兄弟忠勇的可貴。
唐肅宗時期。
郭子儀看著此情此景,歎道:“顏真卿雖為文臣,但其在安史之亂中的作為,足可與武將比肩。”
“其忠誠與勇氣,令人敬佩,當為吾之楷模!”
……
【和哥哥不同,顏真卿是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據舊唐**載,顏真卿從小學習努力,詩寫的好,最拿手的是書法。】
【長大後顏真卿通過科舉入朝為官,他一個柔弱的讀書人,在這場用拳頭說話的**之中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故事還要從公元753年說起,這一年對於顏真卿和大唐來說都非比尋常,因為在這一年,把持大唐朝政近20年,隻手遮天的奸相**甫**。】
【奸臣**,按理說應該是好事,可是事實卻是未必。】
【**甫死後,有兩個人從此展開了權力爭奪賽,都想接替**甫成為大唐新的權臣,這兩個人就是楊國忠和安祿山。】
【楊國忠是皇帝李隆基的寵妃楊玉環的族兄,官拜宰相,百官之首。】
【安祿山是楊玉環的乾兒子,三鎮節度使,手握大唐重兵。】
【為了權勢,兩個臥龍鳳雛是相互攻擊,楊國忠說安祿山擁兵自重,意圖謀反。】
【而安祿山呢?】
【說楊國忠把持朝政,誤國誤民。】
【麵對這對臥龍鳳雛的互黑,身為皇帝的李隆基作何感想呢?】
【他既不相信安祿山**,也不相信楊國忠誤國。】
【此二人一個是自己的乾兒子,一個是自己的大舅哥,怎麼可能會反朕?怎麼可能會被朕不利?】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不止不信,李隆基為了展示自己對安祿山的信任,還額外給安祿山升了官,兼任禦馬總監和全國牧馬總管。】
【這下安祿山不止兵強,馬還壯了。】
【安祿山這邊安撫好了,李隆基對著楊國忠說,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夫複何憂!】
【意思是我老了,百官之事交給宰相楊國忠,我沒什麼可
憂慮的。】
【楊國忠是徹底飄了,從此以天下為己任!】
【這些都是資治通鑒的原話。】
【‘既為相,以天下為己任。’】
【天下大事,從此是楊國忠說了算了。】
【關中洪災,老百姓吃不飽飯,官員上奏請求賑災,楊國忠卻對李隆基說了什麼洪災啊,沒事好著呢,就是雨比往年下的大了一些,不是什麼大事。】
【國家大事,張口就來,欺瞞聖上。】
【不止如此,朝中大臣不管你有沒有才